《本草綱目》

明 李時珍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拾遺》)【釋名】水母(《拾遺》)、樗蒲魚(《拾遺》)、石鏡。時珍曰∶,作、宅二音。南人訛爲海折,或作蠟、者,並非。劉恂雲∶閩人曰,廣人曰水母。《異苑》名石鏡也。【集解】藏器曰∶蝦動時珍曰∶水母形渾然凝結,其色紅紫,無口眼腹。下有物如懸絮,羣蝦附之,咂其涎沫,浮泛如飛。爲潮所擁,則蝦去而不得歸。人因割取之,浸以鍛石、礬水,去其血色遂白。其最濃者,謂之頭,味更勝。生、熟皆可食【氣味】鹹,溫,無毒。【主治】婦人勞損,積血帶下,小兒風丹毒湯火傷(藏器)。出《異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