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明 李時珍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金剛石

(《綱目》)【釋名】金剛鑽。時珍曰∶其砂可以鑽玉補瓷,故謂之鑽。【集解】時珍曰∶金剛石,出天竺諸國及西番。葛洪抱朴子》雲∶扶南出金剛,生水底石上,如鍾乳狀,體似紫石英,可以刻玉。人沒水取之,雖鐵椎擊之亦不能傷。惟羚羊角扣之,則然冰泮。《丹房鏡源》雲∶紫背鉛能碎金剛鑽。周密《齊東野語》雲∶玉人攻玉,以恆河之砂,以金剛鑽鏤之,其形如鼠矢,青黑色,如石如鐵。相傳出西域及回紇高山頂上,鷹隼粘帶食入腹中,遺糞於河北砂磧間。未知然否?《玄中記》雲∶大秦國出金剛,一名削玉刀,大者長尺許,小者如稻黍,着環中,可以刻玉。觀此則金剛有甚大者,番僧以充佛牙是也。欲辨真僞,但燒赤淬醋中,如故不酥碎者爲真。若覺鈍,則赤,冷定即銳也。故西方以金剛喻佛性,羚羊角喻煩惱。《十洲記》載西海流砂有昆吾石,治之作劍如鐵,光明水精,割玉如泥,此亦金剛之大者。又獸有貘及齧鐵、狡兔,皆能食鐵,其糞俱可爲兵切玉,詳見獸部貘下。【主治】磨水塗湯火傷。作釵服佩,辟邪惡毒氣(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