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明 李時珍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廉姜

(《拾遺》)【釋名】姜匯(《綱目》)、蔟(音族綏)。【集解】弘景曰∶杜若苗似廉姜。藏器曰∶廉姜似姜,生嶺南、劍南,人多食之。時珍曰∶按《異物志》雲∶生沙石中,似姜,大如螺,氣猛近於臭。南人以爲齏。其法削皮,以黑梅及鹽汁漬之,乃成也。又鄭樵雲∶廉姜山姜而根大。【氣味】辛,熱,無毒。【主治】胃中冷,吐水,不下食(藏器)。溫中下氣,消食益智(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