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清 章虛谷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經解

靈樞·經別篇》帝問∶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粗之所易,上之所難。其離合出入奈何?岐伯曰∶足太陽之正,別入於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屬於膀胱,散之腎,循膂當心,入散;直者,從膂上出於項,復屬於太陽,此爲一經也。足少陰之正,至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通於帶脈;直者,系舌本,復出於項,合於太陽,此爲一合。成以諸陰之別,皆爲正也。此言膀胱與腎爲表裏者,以經脈相會合也。是由經脈之分枝相合,其與十二經之交接,皆由絡脈相貫者不同,以下五合皆然,故名經別。所以稱表裏者,因其經氣流行有離合,離則分表裏,合則相貫通,此人身之造化,合乎天地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