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陳言
《經》中所載,有血溢、血泄、血便、注下,古方則有清濃血及泄下,近世併爲痢疾,其實一也。但以寒、熱、疳、蠱,分爲四門,未爲至當。且疳蝕瘡膿,中蠱下血,與利膿血,證狀大別。疳蝕雖下赤白,當在疳溼瘡門;蠱利清血,當在中毒蠱門。今之滯下赤白者至多,皆是冷熱相搏,非幹疳溼蝕瘡類;下利清血亦多,與中蠱毒者大異。臨視須詳,不可道聽,治法差互,立見夭傷,勉之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