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宋 陳言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五噎證治

五噎者,即氣噎、憂噎、勞噎、思噎、食噎。雖五種不同,皆以氣爲主。所謂氣噎者,心悸,上下不通,噫噦不徹,胸背痛。憂噎者,遇天陰寒手足厥冷,不能自溫。勞噎者,氣上鬲,脅下支滿胸中填塞,攻背疼痛思噎者,心怔悸,喜忘,目視KTKT。食噎者,食無多少,胸中苦寒疼痛,不得喘息。皆由喜怒不常,憂思過度,恐慮無時,鬱而生涎,涎與氣搏,升而不降,逆害飲食,與五膈同,但此在咽嗌,故名五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