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明 徐春甫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藥方

升麻柴胡湯

治心脾虛熱上攻,舌上生瘡、舌本強,二頰腫痛。升麻柴胡芍藥梔子木通大青黃芩(各一兩)石膏(二兩)上咀,每服五錢,水煎服。甚者口舌生瘡不已,須加熟附子三分。

柳花散

治口舌生瘡。玄胡索(一兩)黃柏黃連(各半兩)青黛密陀僧(各二錢)上爲末,每用少許敷瘡。有津液吐出再用。

絳雪

治舌上生瘡及口瘡咽喉腫痛咽物不得皆可治之。冰片(半字)硼砂(一錢)辰砂(三錢)馬牙寒水石(研極細水飛。各二錢)上爲細末。每用一字摻舌上,咽之不妨。喉痛者吹入咽中亦可。

碧雪

治一切熱壅,舌上生瘡,舌根緊強,腮頰腫痛,口瘡咽腫咽津不得者。此皆心肺積熱上攻,此藥治之。蒲黃青黛硼砂焰硝甘草(各等分)上爲細末。每用少許摻舌上,細細嚥下,或飲涼水送下,頻用之效。或用砂糖丸芡實大,每服一丸,噙化下嚥,妙。

冰柏丸

舌上瘡口瘡黃柏薄荷葉(各等分硼砂(甚者加冰片)上爲末,生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噙化

升麻散

治心脾有熱,口脣破裂生瘡。(方見口門)

生地黃膏

治口舌瘡腫。鮮地黃藍青葉(各等分)上入蜜杵細,每服半兩,井水煎食後服

熟艾湯

治心胸蘊熱,舌上血出及失血熟艾(糯採半協議炒)松花粉柏葉(炙。各半兩)上咀,每服三錢,水一鍾煎七分去滓,不拘時服。

寸金散

心經煩熱血溢妄行,舌上血出不止。新蒲黃(三錢)新白麪牛黃(研)冰片(研。各五分)上爲細末,每服一錢,食後生藕汁調服

聖金散

治舌上血出不止。黃藥子(一兩)青黛(一錢)上爲細末。每服一錢,食後新汲水調下,日二服。

金花煎

舌上出血如簪孔。黃柏(三兩)黃連(五錢)梔子(二十枚)上咀,以酒二升浸一宿,煮三服,去滓頓服

香參丸

心臟熱盛,舌上出血人蔘生蒲黃麥門冬當歸(各半兩)生地黃(一兩,焙)甘草(一錢,炙)上爲細末,煉蜜丸,小彈子大。每服一丸,溫水化下,日三服。

戎鹽丸

治舌黑有數孔大如箸,出血湧泉,此心臟熱病戎鹽黃芩黃柏大黃(各五兩)人蔘甘草(各二兩)桂心(少許)上爲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飲送下,日三服。

蟲散

舌腫滿口,語言不得。蟲(五枚,炙)食鹽(半斤)上研細末,水二鍾煎十沸,去滓。熱含,吐去,以瘥爲度。

蛇蠍散

舌腫強硬。蛇蛻燒存性)全蜴(各等分)爲細末。每用少許敷舌上。

飛礬散

木舌漸腫大滿口,若不急治即塞殺人。白礬(飛)百草霜(各等分)上研細末,捻糟茄自然調服。若口噤灌之妙。

玄蔘散

治心脾熱壅,木舌腫脹。玄蔘升麻大黃犀角(各七錢)甘草(半兩)上咀,每服五錢,水鍾半煎五分,不拘時溫服

馬牙硝丸

木舌熱腫漸大滿口,宜含之。馬牙硝(細研,三分)鉛白霜寒水石太陰玄精石大黃(炒。各半兩)麝香(少許)白礬(枯,半分)甘草(炙,一分)上爲細末,煉蜜丸,小彈子大,每服含一丸咽津

薄荷煎

治舌上生白胎,幹,語言不真。鮮薄荷(取自然汁)白蜜(各等分和)上以生薑片先蘸水揩洗,方用薄荷煎服之。加玄明粉更良。

皁角散

重舌喉痹。皁角(不蛀者,四五錠,去皮核炙,令幹)荊芥穗(二錢)上研細末,以米醋調,塗腫處。

黃藥湯

舌腫重舌。黃藥甘草(炙。各一兩)上咀,每服三錢,水一鍾煎七分,去滓,食後溫服

含化丸

上焦煩熱,頭目不利,口舌幹燥。石膏(半斤,細研水飛寒水石(半斤,細研)白蜜(半斤)上以水四大碗煎取一大碗,濾過入蜜同煎,令稠,丸如雞頭實大,常含一丸咽津

硼砂丸

口乾舌上生瘡。硼砂(一兩)冰片麝香(各一錢)牙硝(風化,四兩)寒水石(,十兩)甘草膏和丸麻子大,不時含化一丸,咽津

綠雲散

舌上瘡銅綠鉛白霜(各等分)研極細末,每用少許摻舌上。

升麻飲

膀胱熱不已,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升麻玄蔘射干(各四兩)大青黃柏(各三兩)薔薇根白皮(淨洗,四兩)上咀,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下蜜更煎三沸,細細含咽。

黃柏丸

治口舌生瘡腫痛。黃柏末(一兩)蟾酥黃丹(各一分)上爲細末,端午日午時用,蒸餅和丸如綠豆大。綿裹一丸,夜間含之,有涎吐出。

貼臍膏

元氣虛浮,陽氣上攻,口舌生瘡不已。吳茱萸(醋炒)乾薑(炮。各五錢)木鱉子(五枚,去殼)上爲細末,每用五分,用冷水調,以紙靨貼臍。

加味龍石散

治口舌生瘡,時時血出,咽嗌塞痛,煩悶。

甘露飲

治舌上生瘡。(方見口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