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徐春甫
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蓋寒傷形而不傷氣,所以脈盛;熱傷氣而不傷形,所以脈虛。(《甲乙經》)中暑與熱證相似,但熱證脈盛,中暑者脈虛,以此別之耳。脈浮自汗,或浮大而散,或洪大無力,或虛而遲中得洪緩,皆爲傷暑之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