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嶽全書》

明 張介賓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晝夜啼哭(六十一)

凡小兒出痘而晝夜啼哭者,當辨其虛實表裏而治之。其有內未得出,或外未得散而啼哭者,此毒氣不解之使然也。有陽邪火盛,紅赤突而啼哭者,此痘盤疼痛之使然也。有心腎本虛,邪熱乘陰而啼哭者,此或以神志不攝,或以煩熱不寧之使然也。有飲食不節,或偶停滯而啼哭者,此胃氣不和腹痛腹脹之使然也。知此之由,而辨得其真,則內未出者表之託之,外未散者解之化之,火之盛者清其熱,神之虛者養其陰。若痘毒本微而無故啼哭者,多由飲食內傷,或二便祕結,此或去其停滯,或通其壅閉,務令表裏和暢,營衛通行,則神魂安泰,而痘無不善矣。或謂啼哭非痰即熱,而不究其本,則失之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