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嶽全書》

明 張介賓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論有邪無邪

非風等證,在古人諸書,皆雲氣體虛弱,榮衛失調,則真氣耗散,腠理不密,故邪氣乘虛而入。此言感邪之由,豈不爲善,然有邪無邪,則何可不辨。夫有邪者,即傷寒瘧痹之屬;無邪者,即非風衰敗之屬。有邪者,必或爲寒熱走注,或爲腫痛偏枯,而神志依然無恙也;無邪者,本無痛苦寒熱,而肢節忽廢,精神言語倏爾變常也。有邪者,病由乎經,即風寒溼三氣之外侵也;無邪者,病出乎髒,而精虛則氣去,所以爲眩運卒倒,氣去則神去,所以爲昏憒無知也。有邪者,邪必乘虛而入,故當先扶正氣,但通經逐邪之品不得不用以爲佐;無邪者,救本不暇,尚可再爲雜用以傷及正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