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清 黃宮繡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鎮虛

(石)入心肝二經涼血解熱鎮驚代赭石(專入心肝)。味苦而甘。氣寒無毒。凡因血分屬熱。崩帶瀉痢胎動產難噎膈痞硬。驚癇金瘡等症。治之即能有效。(仲景治傷寒汗吐下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復代赭湯主之。用旋復花三兩。代赭石一兩。人蔘三兩。生薑五兩。甘草三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水一斗。煮六升。去渣再煎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噎膈病亦用此。)以其體有鎮怯之能。甘有和血之力。寒有勝熱之義。專入心肝二經血涼血解熱。鎮怯祛毒。(色赤入血)。但小兒慢驚。(虛症甚多。)及陽虛陰痿。下部虛寒者忌之。以其沉降而乏生髮之功耳。書載能治慢驚。其說似非。(實症不得謂慢。虛症當從溫理。不可不辨。)擊碎有乳孔者真。火醋淬三次。研細水飛用。乾薑爲使。畏雄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