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明 孫志宏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畏寒

婦人稟陰柔之體,畏寒常甚於男子,此概言之也。婦人尤多感寒之由,故特另條以明之。如乳子則不時開懷解衣進風;如夜臥,兒在身側,肩臂常露,或兒便溺,實時起身,因此感冒風寒。但婦人畏寒有兩種,若霄壤不侔,最宜詳察。一外感風寒惡寒頭疼骨痛拘急腰膝痠軟噁心,此言暴感也。宜從傷寒門用發表取汗藥。或微惡寒,朝涼夜熱皮膚熱,內不甚,雖累月如是,脈浮而緊,宜服發表藥一帖取微汗。一陽虛生外寒陰虛內熱五心煩熱口乾舌燥,夜臥不安幹嗽紅痰,漸至午後陰分微微惡寒,晡時手足心熱黃昏漸加,皮膚不甚,重按骨裏蒸蒸大熱,脈必細數急澀,此宜主方治之。二者差誤,系人之死生,最宜斟酌。

主方

當歸白芍藥懷生地麥門冬地骨皮知母牡丹皮等分水煎服。氣鬱香附(童便炒)、撫芎連翹口渴天花粉五味子;嗽加天門冬紫菀冬花;熱甚加銀柴、胡連、青蒿鱉甲;有痰加貝母陳皮茯苓甘草

啓脾湯

寡婦、室女思欲不遂,脾傷食少、寒熱似瘧,面黃時紅。當歸白朮(各一錢半)香附(制)鬱金玄胡柴胡川芎人蔘(各一錢)甘草梢青皮(各五分)上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