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明 孫志宏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蠱證

經曰∶病久則傳化上下不併(不通也)。《易》以上下乖隔不通爲蠱。其證乃陰陽氣血皆虛,出入升降違度。先由大怒致肝木盛極,剋制脾土,營運失職,遂成中滿痞塞諸疾,漸而正虛邪實,以成膠固難起之。至此欲攻恐正氣愈虛,欲補恐邪氣轉熾,謹可中和調之。此際猶有恣食縱怒者,自速死耳,欲行治理,必絕怒氣,斷鹽醬、遠音樂、戒鵝鴨,惹溼諸物,循序服藥,十生一二。脈浮大順,虛細逆。或患人急脹痛苦之甚,姑以腹脹痞滿水腫諸方三花神佑丸(方見痰門)暫用數服;次以主方接服,消補兼行

主方

人蔘(五分)白朮茯苓豬苓澤瀉(各一錢)木香(另磨)白豆菀(另研)陳皮木通(各七分)上水煎

分消丸

治氣蠱。腹脹如鼓,俗名單腹脹臍突堅硬如石。厚朴(一兩)半夏枳實(各五分)黃連乾薑知母(各四錢)澤瀉海金砂陳皮(各三錢)豬苓人蔘薑黃黃芩白朮甘草(各一錢)上爲末,水丸綠豆大。每二錢炒,熱湯下。

經驗桃奴丸

血蠱。腹上有血絲,婦女月經不通,腹中有塊,脹痛及男子墜馬跌撲,瘀血留積脹痛等證。桃奴(冬月樹上小幹桃)鼠糞(雄鼠也,兩頭尖者是)玄胡索香附肉桂五靈脂桃仁(去皮尖,搗如泥)砂仁等分)上爲末,水法丸如綠豆大。每服三錢,空心溫酒送下。

利水益元散

溼熱爲病,二便不利,正氣虧虛等證。茯苓白朮人蔘豬苓澤瀉(各半兩)滑石水飛,六兩)甘草(三錢)上爲末,每服三錢,食遠,燈心湯調下。

簡便方

蠱脹,用馬鞭草銼曬,勿見火,或酒、或水煎服。又初感氣實有痰,陳葫蘆(一枚,去頂)入酒,竹箸松其籽,仍用頂封固重湯煮數沸,去子飲酒盡,一吐幾危,吐後腹漸寬,調理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