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明 孫志宏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變蒸

初生小兒,陰陽變蒸氣血,而使形體成就,由五臟變蒸,而七情所以生也。變者,性情變易也;蒸者,身體蒸熱也。兒當變蒸之候,身熱目倦,耳尻俱冷,上脣白泡如珠,微驚而不乳哺。甚則躁渴、夜啼傷寒相似,或自汗盜汗,先期發熱,七日自安,不必服藥,反致驚恐。但宜避風寒,少乳食,謹慎調護。自初生三十二日爲一變,首生腎經(天一生水);六十四日二變兼蒸,生膀胱;九十六日三變,生心(地二生火);一百二十八日並蒸,生小腸。五生肝,六生膽,七生肺,八生大腸,九生脾。三百二十日十變並蒸,生胃(未滿,此脾胃猶未成全,而與難化之物食之,安有不致傷而成病者,譬如磨齒未鑿,可能磨物乎?)每生一髒,成一智能。過期不愈,抱龍丸惺惺散治之(方見後條。)如有雜證相仍,隨病調理。(兒壯氣實不熱者,名暗變)。若與傷寒疑似,服後方或參蘇飲之類。

主方

紫蘇羌活防風川芎白芷柴胡黃芩桔梗陳皮(各五分)甘草(二分)姜、棗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