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明 孫志宏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肩臂痛

經曰∶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血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若背脹而痛,捶打稍愈者,乃痰滯氣凝,故捶散而行之少愈。背痛腰脊者,皆屬太陽經之風寒也。脈有促而急者,有弦緊者,左候左,右候右。肩背痛,治當散風瀉行氣(左屬血與風,右屬氣與痰)。

主方

羌活獨活(各一錢)本防風甘草(各五分)川芎荊芥(各三分)姜一片蔥一莖水煎服。火加酒連;虛加人蔘

蒼朮復煎散

風溼合作,腦後痛,惡寒頸項、肩脊、筋骨強痛,腿膝痠痛蒼朮羌活(各一錢)白朮澤瀉升麻柴胡黃柏紅花(各五分)另煎蒼朮汁二鍾,煎衆藥,再煎如前。

烏藥順氣散

肩背痛(方見中風)。凡周身、腿膝、臂膊等處痛甚者,用綿絮包暖,以火烘令極熱,微汗出痛可止。或以姜蔥湯淋洗;或用姜蔥熨法(法見傷寒)內以乳香研細,充熱酒服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