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徵要》

明 李中梓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三)解暑利溼退熱

味辛,性微溫,無毒。入脾、胃二經。忌見火。發汗解表,和中利溼。暑期感冒無汗發熱腹痛吐利,陽爲陰遏。治乘涼飲冷,陽氣陰邪所遏,以致頭疼發熱煩躁口渴。吐瀉者宜用之;以發越陽氣,散水和脾則愈。若勞役受熱,反用香薷,是重虛其表,而又濟之以溫,則大誤矣。

香薷乃夏月解表之劑,無表邪者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