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蕭壎
朱丹溪曰∶凡孕二三月間,嘔逆不食,或心煩悶。此乃氣血積聚,以養胎元,精血內鬱,穢腐之氣上攻於胃,是以嘔逆不能納食。血既養胎,心失所榮,是以心虛煩悶。法當調血散鬱,用參、術、甘草補中氣,橘紅、紫蘇、木香、生薑,散鬱氣,茯苓、麥冬、黃芩、竹茹,清熱解煩,名參橘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