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明 董宿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香港腳止痛方

許仁則曰∶此病有數種,有飲氣下流,以成香港腳,飲氣即水氣之漸;亦有腎氣先虛,暑月承熱,以冷水洗腳,溼氣不散,亦成香港腳;亦有腎氣既虛,諸事不節;有因居卑溼,溼氣上衝,亦成香港腳;此諸香港腳,皆令人腳脛大,腳趺踵重悶,甚則上衝心腹,滿悶短氣。中間有乾溼二香港腳,溼者腳腫,幹者腳不腫,漸覺枯燥,皮膚甲錯,須細察之。若先覺脅肋心腹刺痛,胸背滿悶,喫食之後,此狀彌加,時時氣短,手腳沉重,骨髓疼,多喝氣,每食諸粘膩陳敗臭物,即諸狀轉劇,此即飲氣下流,而成香港腳。有此候者,自宜根據前療飲,將成水氣細辛八味湯葶藶子等十五味丸療之。若先無前狀,但覺腳腫,疼悶沉重,有緩弱乍衝,心腹滿悶,小腹不仁,有時急痛,宜根據後吳茱萸五味湯桑根白皮六味丸側子等十味酒,細細服之。吳茱萸桂心(各二兩)橘皮(三兩)生薑(五兩)檳榔(大者十枚,合皮子,碎)上銼碎,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人行七八里久,一服覺諸狀可,欲重合服亦佳。服湯後將息經三四日,即服後桑根白皮六味丸,忌生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