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因條辨》

清 陸子賢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傷溼條辨第八

傷溼惡寒微熱,舌白不渴,肢(1)節酸楚,胸腕滿悶,脈緩而小,此陰溼傷內。宜用藿香正氣散加豆卷、通草等味,溫脾利溼也。此條陰溼傷陽,必由煩冗過度,氣弱陽衰,時令之溼,得以乘之。初起雖惡寒而不甚發熱,舌白不渴。溼壅中焦,則瀰漫上下,所以胸腕不舒,肢節酸楚並見矣。故用正氣散中之藿、樸、陳、苓溫脾陽,術、曲、蘇、夏宣脾氣,加豆卷、通草溼氣,俾脾陽得運,三焦宜暢,則重濁之邪,由此俱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