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因條辨》

清 陸子賢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傷溼條辨第七

傷溼惡寒發熱,肢體重痛,胸膈滿悶,或嘔或瀉,脈浮而緩,此溼傷表裏。宜用杏仁厚朴橘紅香薷薄荷藿香、豆卷、澤瀉通草等味,兩清表裏也。凡溼傷於表,則惡寒發熱身重而痛,傷於內,則嘔惡泄瀉,腕滿而悶,脈見浮緩者,表裏俱病也。故宜香薷薄荷透表橘紅厚朴溫中,杏仁藿香上焦,豆卷,澤瀉下焦,使三焦表裏之邪,一齊分清,則溼邪不攻自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