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因條辨》

清 陸子賢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中熱條辨第六

中熱神清,能食便閉,目瞑不寐,而多驚惕,此熱留膽絡,營衛失度。,宜用秫米半夏湯加羚角、丹皮薑汁炒棗仁、酒浸郁李仁豬膽皮、龍齒蒺藜等味,清膽熱而下肝系也。能食神清,病退之象。溺赤便閉,目懼驚惕,乃熱延膽絡,肝系橫急。《靈樞》所謂:衛氣行陽二十五度,行陰赤二十五度,一日一夜周於一身。又云:衛氣行陽則寤,行陰則寢。乃但行於陽,則陽添盛,而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衰,故寤而不寐目瞑驚惕不寧;因膽熱肝橫,胃失沖和,營衛失度,仿(內經秫米半夏和胃氣之升降,棗仁、郁李龍齒,下肝系以鎮驚,羚角、豬膽丹皮,清膽熱而泄火風爲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