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因條辨》

清 陸子賢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傷暑條辨第二十五

傷暑身無大熱,汗多神疲嗜臥不食,舌黃溺赤,此暑溼傷陽。宜用清暑益氣湯益氣利溼也。上條虛中挾暑,身熱汗多,故升降疏補之中,少染苦寒,以清內熱。此條暑溼傷陽,無熱汗多,故不加清涼之味,再損中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