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因條辨》

清 陸子賢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伏暑條辨第七

伏暑熱甚,煩躁昏譫,至夜更甚,舌燥脈數,此邪傳入裏。宜用沙蔘甜杏仁花粉川貝桑葉、細生地、鮮菖蒲、連翹益元散等味,兩清營衛也。此言伏邪不解,漸化爲熱也。煩躁昏譫,夜則尤甚,乃由衛入營,從陽轉陰。故舌必漸燥,脈必漸數。邪既入裏,徙清表分,無益於事,惟用沙蔘杏仁川貝花粉、生地、桑葉連翹,菖蒲、益元散清氣涼血,不致傳陷入血,可免昏痙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