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蒟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iǎ jǔ

2 《*辭典》:假蒟

2.1 出處

生草藥性備要

2.2 拼音名

Jiǎ Jǔ

2.3 別名

蛤藥、釀苦瓜、封口好、畢撥子(《生草藥性備要,),假荖、蛤荖(《嶺南採藥錄》),假蔞(《南寧市藥物志》),豬撥菜(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蛤蔞山蔞、大柄蔞、馬蹄蔞、蓽撥、巴巖香(《廣西中草藥》)。

2.4 來源

胡椒種植物假蒟的根。

2.5 形態

禿淨灌木或亞灌木。莖基部匍匐狀,上部直立或攀援,節膨大。葉互生,近膜質,闊卵形或近圓形,長約7~12釐米,寬約5~10釐米,先端短尖,基部近截形或淺心形,全緣;綠色;主脈5~7條,細脈網狀;葉柄長1~3釐米。花小,單性異株;穗狀花序於莖端葉腋間抽出,雄花序長約2.5釐米,雌花序長6~8毫米;花序柄長1~2.5釐米;苞片盾狀,與中軸合生,直徑約6毫米;無花被,花柱3~5枚,最初不大凸起,最後外彎。漿果密集成桑椹狀,青色。花期秋季。果期秋、冬季。

2.6 生境分佈

生園林或樹林中半陰處分佈我國南部。

2.7 功能主治

瘧疾腳氣牙痛痔瘡

①《生草藥性備要》:"治牙痛,洗爛腳。"

②《本草求原》:"洗痔瘡。"

③《嶺南採藥錄》:"和雞卵煮食之,能療瘧疾。凡患血箭瘡,搗敷之。理腳氣症,水煎內服外洗。"

④《野生藥植圖說》:"煎水洗滌潰瘍惡瘡。"

2.8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用3~5錢。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2.9 附方

齲齒痛:假蔞根五錢。水煎含漱。(《廣西中草藥》)

2.10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假蒟的方劑

查看更多

用到中藥假蒟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