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岩香
胡椒科植物细叶青蒌藤的藤茎·巴岩香:巴岩香为中药名,出自《中药志》,为清·叶小峰《本草再新》记载的海风藤之别名。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祛风利湿,行气止痛。1.治胃腹寒痛,疝痛,风寒咳嗽,泄泻,痢疾,肾炎水肿。化学成分:叶含α、β-细辛脑、细辛醚等及氢化桂皮酸、β-谷甾醇等。
-
南藤
《*辞典》:南藤: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N nT nɡ别名:丁父、丁公寄(《别录》),丁公藤(《本草拾遗》),石南藤(《本草图经》),搜山虎(《滇南本草》),风藤(《纲目》),蓝藤(《植物名实图考》),巴岩香(《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胡椒科植物湖北胡椒或绒毛胡椒的带叶茎枝。①《别录》:味甘。
-
石南藤
《中医大辞典》·石南藤:石南藤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主治风寒湿痹,肾虚腰痛,痛经,阳痿,咳喘。或浸酒饮。《全国中草药汇编》·石南藤:拼音名:ShíNánTénɡ别名:爬岩香来源: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巴岩香Piperwallichii(Miq.)Hand.用于风湿痹痛,扭挫伤,腰膝无力,痛经,风寒感冒,咳嗽气喘。
-
风藤
《中医大辞典》·风藤:风藤为中药名,出自《中药志》,为清·叶小峰《本草再新》记载的海风藤之别名。或浸酒饮。化学成分:茎含细叶青蒌藤素(Futoxide)、细叶青蒌藤烯酮(Futoenone)、细叶青蒌藤醌醇(Futoquinol)、细叶青蒌藤酰胺(Futoamide)、β-谷甾醇、豆甾醇及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蒎烯、柠檬烯、莰烯等。
-
假蒟
《*辞典》:假蒟: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拼音名:JiǎJǔ别名:蛤药、酿苦瓜、封口好、毕拨子(《生草药性备要,),假荖、蛤荖(《岭南采药录》),假蒌(《南宁市药物志》),猪拨菜(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蛤蒌,山蒌、大柄蒌、马蹄蒌、荜拨、巴岩香(《广西中草药》)。生境分布:生园林或树林中半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