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中草药手册
《常用中草药手册》药学著作。广州部队后勤部卫生部编。本书选录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中草药400种,分为17类。对每种草药的性味、功效和临床应用等均作简要介绍和插图,末附常见疾病的防治及索引。196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老头草
《中医大辞典》·老头草:老头草为中药名,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火绒草之别名。别名:老头草、小矛香艾、薄雪草。性味:微苦,寒。4个苞叶,苞叶披针形或椭圆形,两面密生白色绵毛;"②《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消炎利尿。治急,慢性肾炎,对消失蛋白尿和血尿有效。
-
黑面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面叶:拼音名:HēiMi nY 别名:黑面神、鬼划符、暗鬼木、青凡木、铁甲将军、夜兰茶、锅盖仔、四眼草、乌漆臼、青漆、山树兰来源:大戟科山漆茎属植物黑面树Breyniafruticosa(L.单叶互生;化学成份:枝、叶和茎皮均含鞣质,茎皮含量为12.02%。性味:味微苦;4.《岭南草药志》:解热散毒,化瘀化滞。
-
莨菪叶
《*辞典》:莨菪叶:出处:《科学的民间药草》拼音名:L nɡD nɡY 别名:铃铛草(《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麻性草(《湖南药物志》)。另含一种苦甙名天仙子苦甙。性味:《陕甘宁青中草药选》:苦,寒,有大毒。治胃痛,齿痛,气管炎咳喘。④《内蒙古中草药》:镇痛,解痉,止泻,治气管炎,咳嗽,气喘。
-
蜂窝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蜂窝草:拼音名:FēnɡWōCǎo别名:打毒金来源:唇形科绣球防风属植物蜂窝草Leucaszeylanica(L.)R.Brown的全草。药理作用:蜂窝草氯仿和乙醚提取物对石膏状小孢子菌和石膏状发癣菌有抗真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国5mg/ml,蜂窝草既有抑菌作用又有杀菌作用[1]。2.《文山中草药》:解表止咳,明目通经。
-
酒饼叶
《*辞典》:酒饼叶: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JiǔBǐnɡY 别名:山橘叶(《岭南采药录》),狗牙花(《中国树木分类学》),鸡爪校(《陆川本草》),宝塔子、鸡爪香、鸡爪兰(《南宁市药物志》),串珠酒饼叶、串珠(《广东中药》Ⅱ),鸡爪藤(《中国经济植物志》),鸡爪风(《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
-
布狗尾
《全国中草药汇编》:布狗尾:拼音名:B GǒuWěi别名:兔狗尾、狐狸尾、虎尾 、防虫草、猫上树来源:豆科狸尾草属植物长穗猫尾射UrariacrinitaDesv.var.macrostachyaWall.,以全草入药。小叶多皱缩或脱落,完整者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或长方卵形,长10-14cm,宽3-5cm,下面有柔毛。性味:味淡;小儿疳积;
-
小矛香艾
概述:小矛香艾为中药名,出自《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火绒草之别名。别名:老头草、小矛香艾、薄雪草来源及产地:菊科植物火绒草Leontopodiumleontopodioides(willd.)Beauv.的地上部分。性味: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水。治急慢性肾炎,尿血。
-
四方草
茜草科植物四叶薇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四方草:四方草为中药名,出自《江西草药》,为《江西草药》记载的四叶草之别名。2.治肺脓疡,阑尾炎,吐血,衄血,血痢,血淋,肾炎水肿,肝炎,肝硬化腹水。化学成分:本品含高山黄芩素、高山黄芩苷、红花素、异红花素、半枝莲素(Scuterulin)等。苞片卵形,披针形或线形;
-
刺莓果
出处:《黑龙江中药》拼音名:C M iGuǒ别名:蔷薇果(东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果实。单数羽状复叶互生;9,长圆形或阔披针形,长1~叶柄有腺体;生境分布:生于林缘开阔地及河岸边,山坡灌丛间及杂林中。治小儿食积。②《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理气,养血调经。治消化不良,气滞腹泻,胃痛,月经不调。
-
跌破勒
出处:出自《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DiēPòLè英文名:SeedofLongleafXylosma别名:小角刺、铁梨木、凿子树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长叶柞木的叶、刺及种子。侧脉8-12对。活血祛瘀;跌打损伤;乳汁不通;(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种子:治经闭,疮癣,瘰疬;
-
柞树叶
《*辞典》:柞树叶:出处:《黑龙扛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ZhàShùYè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蒙栎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柞树皮"条。功能主治: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痈肿,痔疮。(《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临床应用: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将柞树叶制成50%的煎液,每次100毫升,日服3次,7~服后无不良反应。
-
发痧藤
《*辞典》:发痧藤: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FāShāT nɡ别名:夜牵牛、毒根斑鸠菊(《广西药植名录》),过山龙(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菊科植物细脉斑鸠菊的藤茎及根。苞片4列,披针形,长1~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络,祛风解表。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喉痛,痛经。
-
刺南蛇藤
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C N nSh T nɡ别名:爬山虎(《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刺南蛇藤的根、果实或茎。雄花的雄蕊有花丝着生在花盘边缘上,子房退化;蒴果球形,黄绿色,3瓣裂,种子3~果期10月。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河边、石坡上。治风湿痛,关节炎,跌打损伤肿痛,无名肿毒。
-
半枫荷根
《*辞典》:半枫荷根: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B nFēnɡH Gēn来源:为梧桐科植物翻白叶树的根。托叶线状长圆形。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手足酸麻无力,跌打损伤。备注:半枫荷品种很多,尚有金缕梅科的金缕半枫荷,五加科的变叶树参(白半枫荷),樟科的檫木(枫荷桂),桑科的白桂木(红半枫荷),功效基本相同。
-
长杆兰
《*辞典》:长杆兰: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拼音名:Ch nɡGǎnL n别名:竹兰(《广州植物志》),石玉、胡连、草姜(《广西药植名录》),大叶寮刁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文哈海(傣名)。苞片小,凹陷;花期秋季。治痧气,积热,浮肿,腹痛,疳积,黄疸,肺结核,精神病,风湿骨痛,刀伤出血,蛇伤。
-
百眼藤
茜草科植物百眼藤的根及茎·《中医大辞典》·百眼藤:百眼藤为中药名,出自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功能主治:功在清热利湿,化痰止咳,散瘀止痛。花冠白色或绿白色,长约5mm,裂片4,几达基部,长圆状披针形,近中部以下密被卷绒毛,顶端内弯。小鼠体内P388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
-
川防风
《*辞典》:川防风:出处:《中药志》拼音名:ChuānF nɡFēnɡ别名:竹节防风(《四川中药志》),毛前胡、西风(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茎单一,圆柱形,有纵直沟纹,基部光滑,顶端近花序处密生白色柔毛。30朵,小总苞数片,呈披针形,密生刺毛;治外感表症,头痛昏眩,关节疼痛,四肢拘挛,目赤疮疡及破伤风。
-
春不见
《*辞典》:春不见: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ChūnB Ji n别名:一朵云(《陕西中草药》)来源:为阴地蕨科植物蕨蔡的带根全草。叶有营养叶与孢子叶之分,同生于总叶柄上。16厘米,2次羽状着生。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处。功能主治:①《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平肝散结。治肺痈,结膜炎,劳伤,蛇咬伤,瘰疬。
-
豆豉姜
《*辞典》:豆豉姜: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拼音名:D uChǐJiānɡ别名:木浆子根(《分类草药性》),满山香(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澄茄根、木姜子根(《四川中药志》),过山香、枪子蔃(《广东中药》)。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治感冒,风湿痹痛,胃痛,脚气。参见木姜子及木椒根条。
-
艾纳香根
《中医大辞典》·艾纳香根:艾纳香根为中药名,出自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功能主治:功在祛风止痛,活血调经。主治风湿痹痛,跌打瘀痛,腹痛,腹泻,月经不调,痛经。《*辞典》·艾纳香根: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àiNàXiānɡGēn来源:菊科植物艾纳香的根,植物形态详"艾纳香"条。
-
茶子心
已确知其结构的皂甙元有:22α-羟基桉脂醇,玉蕊醇A1,皂甙元ST-1,山茶皂甙元A,山茶皂甙元B,茶皂醇A,茶皂醇B,茶皂醇E。山茶甙局部使用无效,血中含山茶甙时有抗癌作用,如其作用停止,则皮肤癌的数目很快增加至与对照组相似的水平。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平,有小毒。治气滞腹痛泄泻。
-
单根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单根木:拼音名:DānGēnM 别名:独根木、山辣椒树、艾角青、震天雷来源:夹竹桃科狗牙花属植物海南狗牙花ErvatamiahainanensisTsiang,以根和叶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用于高血压病,咽喉肿痛,风湿关节痛,胃痛,痢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2.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散结利咽。
-
苍白秤钩风
《*辞典》:苍白秤钩风: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CānɡB iCh nɡGōuFēnɡ别名:穿墙风(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防已科植物苍白秤钩风的藤茎。叶互生,菱状阔卵形至阔卵形,长3.5~雌花序长15~20厘米,萼片和花瓣与雄花相似,退化雄蕊6,心皮3,子房半卵球形,柱头向外伸展呈唇形。
-
白鹤灵芝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鹤灵芝:拼音名:B iH L nɡZhī别名:癣草来源:爵床科白鹤灵芝属植物白鹤灵芝Rhinacanthusnasutus(L.2.抗真菌作用:从叶和茎中提取的萘并吡喃衍生物3,4-二氢-3,3-二甲基-二氢-萘并[2,3-b]吡喃-5,10-二酮对小稻枯萎病病原体(真菌)Pyriculariaoryzae有强抗真菌作用,其ED50为0.4×10-6(0.4ppm);
-
单根木叶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DānGēnM Y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海南狗牙花的叶。全年可采。性味:苦辛,凉,有毒。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苦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治蛇伤,疮疖,跌打肿痛。
-
当归藤
《*辞典》:当归藤: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DānɡGuīT nɡ别名:大力王、筛其蔃(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虎尾草(《云南思茅中草药选》)。0.9厘米,先端钝尖,基部圆或心形,主脉上有黄色腺毛,叶片中密生金黄色油点;治骨折,跌打损伤,月经不调,腹泻。
-
倒吊笔叶
《*辞典》:倒吊笔叶: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DǎoDi oBǐY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倒吊笔的叶。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凉。功能主治:治急性炎症感染。附方:治感冒发烧:倒吊笔干叶二至三钱。经临床验证,以对急性肾盂肾炎、急性上呼吸道炎、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比较明显。
-
倒吊蜡烛
《*辞典》:倒吊蜡烛: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拼音名:DǎoDi oL Zh 别名:神仙蜡烛(《广州植物志》),墨柱根、章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淋巴结结核,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倒吊笔根2两,加水煎成40毫升,加糖分2次饭后服,10天为一疗程。
-
倒扣草
性味:苦辛,寒。水肿,跌打损伤。①《广西中药志》:利小便,清血,消毒。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表,利水通淋。治感冒发热,久热不退,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喉痛,高血压,肾炎水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附方:①治淋病:虎鞭草鲜全草六钱至一两(干的四至六钱)。水煎饭前服,日服一次。
-
跌破竻
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DiēP L 别名:小角刺(《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长叶柞木的叶、刺及种子。5),卵形或披针形,内面无毛;雄花有多数雄蕊,花盘由多数腺体组成,位于雄蕊外围;生境分布:生于旷野、林边、路旁。附方:治扭挫伤或骨折、脱臼整复后:鲜跌破竻叶,捣烂外敷;
-
大叶千斤拔根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拼音名:D Y QiānJīnB Gēn别名:天根不倒(《贵州民间药物》),千斤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秋季采收。原形态:大叶千斤拔,又名:假乌豆草、皱面树。3米,嫩枝密生黄色短柔毛。治风湿骨痛,腰肌劳损,偏瘫,阳痿。治腰肌劳损,偏瘫痿痹,气虚脚肿,劳伤久咳,咽喉肿痛。
-
东风菜根
性味:辛,温。②《湖南药物志》:疏风,祛湿,行气,健脾,消食。治毒蛇咬伤,目赤肿痛,咽喉肿痛,肠炎腹痛。或研末、浸酒。(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临床应用:治毒蛇咬伤:先对病人常规处理和在八风穴(或八邪穴)放血排毒,然后用东风菜鲜根捣烂敷伤口周围,并用鲜根1两(干药用1/3量)煎水内服,每日2次。
-
东风橘根
《中医大辞典》·东风橘根:东风橘根为中药名,出自《岭南采药录》。来源及产地:芸香科植物酒饼筋Atalantiabuxifolia(Poir.)Oliv.的根。功能主治:祛风解表,顺气化痰,去瘀止痛。叶互生,革质,倒卵形至倒卵状矩圆形,长1.5~花期夏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胃痛,腰腿痛:东风橘干根五钱至一两。
-
大叶白头翁
《*辞典》:大叶白头翁: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D Y B iT uWēnɡ别名:一面青(《分类草药性》),山萩(《中国物图鉴》),大火草(《重庆草药》)。单叶互生,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长约8厘米,宽约1.5厘米,向上渐小渐尖,全缘,基部常抱茎,呈耳状,耳先端尖,叶上面绿色,下面白色,两面均被白色绵毛。
-
独脚乌桕
《*辞典》:独脚乌桕:出处:《陆川本草》拼音名:D JiǎoWūJi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根及茎藤。单叶互生,心状卵形,长5~花期秋季。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行血。治肾炎,痈疽疮疡,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常规阴道及宫颈消毒后,将钝圆端缓缓插入宫颈,注意不可碰到阴道壁,宫颈外口留1.5~
-
扁藤叶
《*辞典》:扁藤叶: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BiǎnT nɡY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扁担藤的叶。功能主治:治下肢溃疡。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摘录:《*辞典》
-
饭团根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拼音名:F nTu nGēn别名:入地麝香、过山香(《广西药植名录》),透地连珠、钻地风、三百两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本方也可用治痛经。(江西《草药手册》)临床应用:用于止痛:取黑老虎根、救必应(冬青科,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相当于黑老虎根3.5克,救必应氯仿抽出物(干品)5毫克。
-
番石榴叶
《*辞典》:番石榴叶: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拼音名:FānSh LiuY 别名:鸡矢茶(《广西中药志》)。采嫩叶晒干。化学成份:叶含β-谷甾醇、三萜类。又含槲皮素、番石榴甙、无色矢车菊素、长生甙、番石榴酸、萹蓄甙(一说不含有)。治泄泻,久痢,湿疹,创伤出血。注意:大便秘结、泻痢积滞未清者忌服。
-
大蛇药
《*辞典》:大蛇药: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D Sh Y o别名:阿婆伞、火蕾木、凉伞木(《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花期秋季。②《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坏死性蜂窝织炎合并淋巴腺炎,疖肿,无名肿毒,骨髓炎,骨折,扭挫伤,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毒蛇咬伤,风热感冒,中暑头痛。
-
防风草
单叶对生,阔卵形至卵形,长4~化学成份:全草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还原糖、鞣质。①《生草药性备要》:止痛,壮筋骨,消风散热,去毒疮,除筋骨疼痛,肾虚人取其头浸酒饮。或用鲜防风草、两,鲜马鞭草三钱,水煎调酒服。⑥治毒蛇咬伤:鲜防风草一两,鲜豨莶草一两,水炖服:渣调食盐、米饭各少许捣烂外敷。
-
飞龙掌血叶
《*辞典》:飞龙掌血叶:出处:《贵州民药物》拼音名:FēiL nɡZhǎnɡXu Y 来源: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的叶片。全年可采。功能主治:①《贵州民间药物》:治刀伤出血,捣烂敷。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疖肿疮毒,飞龙掌血叶捣烂外敷。
-
风箱树根
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细菌性痢疾,腮腺炎,乳腺炎。《*辞典》·风箱树根: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FēnɡXiānɡShùGēn别名:水杨梅蔃(《本草求原》),杨梅树根(《福建中医验方》),水杨梅根(《岭南草药志》)。
-
风箱树花
《*辞典》:风箱树花: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FēnɡXiānɡSh Huā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风箱树的花序。夏季采集,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收敛止泻。治腹泻,痢疾。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
-
鹅脚板根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 JiǎoBǎnGēn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异叶茴芹的根。性味: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甘,微温。功能主治: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散瘀,消肿,解毒。治毒蛇咬伤,蜂螫伤。②《福建中草药》:健胃,消积,止泻。治消化不良,腹泻。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
-
扶桑根
《*辞典》:扶桑根: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拼音名:F SānɡGēn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朱槿的根。性味:《广西中药志》:味涩,性平。功能主治:治月经不调,血崩,白浊,白带。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与红鸡冠花共煎治红崩。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根皮:调经,止咳,消炎。
-
干岩矸
《*辞典》:干岩矸:出处: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GānY nGān来源:为罂粟科植物毛黄堇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圆锥形,肉质,灰黄色。总状花序顶生,有长梗;花冠黄色,无毛。蒴果,线形,有毛。生境分布:生于悬岩陡壁缺少雨水处。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止痛,止血。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
-
岗梅根
《*辞典》:岗梅根: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拼音名:GǎnɡM iGēn别名:百解(《广西中兽医药植》),土甘草、秤杆根、盆包银(《南宁市药物志》),点秤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天星根(《广西中草药》),七星蔃、山梅根(《南方主要有毒植物》)。④《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喉痛口渴,咳血,痧气。
-
岗梅叶
《*辞典》:岗梅叶:出处:《岭南草药志》拼音名:GǎnɡM iY 来源:为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的叶。功能主治:治感冒,跌打损伤,痈毒,疔疮。附方:①治疖肿:岗梅鲜叶,捣烂外敷。(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疔疮:鲜岗梅叶适量,加糯米、红糖共捣敷患处。(福建)③治跌打损伤,疮疖痈肿:鲜岗梅叶,捣烂外敷。
-
钩藤根
《*辞典》:钩藤根:出处:《闽东本草》拼音名:GōuT nɡGēn来源:为茜草种植物钩藤的根。归经:《闽东本草》:入肝经。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清热消肿。治关节痛风,半身不遂,癫痫,水肿,跌扑损伤。附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钩藤根五至八钱。⑦治跌打损伤:钩藤根三两,水煎服,白酒为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