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醫匯講》

清 唐大烈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人身一小天地亦有南北兩極論

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其間日月星辰之周流循環而不息者,有南北兩極以爲樞紐。二極居其所,而衆星共之,星動而極不動,動主於靜也。《靈樞·五十營篇》曰∶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以應二十八宿,一呼氣行三寸,一吸氣行三寸,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於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盡,脈終矣。夫人之營衛營運,無極以統之,焉得常周不休。心主命門,即人身之南極北極也。心者,神之舍也,神藏不露而無爲,五藏六府之營運,莫不以心爲君主,故《經》言“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心之元神,即天之南極也。命門一點,爲生氣之原,藏於兩腎中間,以爲十二經脈根本,必須鎖鑰閉固,即《經》所云“陰平陽祕精氣乃治。”腎之元氣,即天之北極也。天之南極,入地三十六度,而位乎南,下爲陰而南爲陽,居陰位之陽也。人之心君位乎腹之上,腹爲陰而上爲陽,亦居陰位之陽。天之北極,出地三十六度,而位乎北,上爲陽而北爲陰,居陽位之陰也。人之命門,位乎背之下,背爲陽而下爲陰,亦居陽位之陰。天之二極,對待以爲中樞,而後營運不息;人之心君與命門,亦必神氣相合,而後營衛得以周流不息。顧靜者,動之根也,心爲十二官之君主,而主乎靜定命門十二經脈根本,而主乎祕密,是即兩極之居其所而不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