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

唐 蘇敬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黃連

味苦,寒、微寒,無毒。主熱氣目痛傷泣出,明目,腸,腹痛,下痢,婦人陰中腫痛。五臟冷熱,久下泄,膿血,止消渴,大驚,除水利骨,調胃,濃腸,益膽,療口瘡。久生巫陽川穀及蜀郡太山。二月、八月採。黃芩龍骨理石爲之使,惡菊花芫花玄蔘、白蘚,畏款冬,勝烏頭,解巴豆毒。巫陽在建平。今西間者色淺而虛,不及東陽、新安諸縣最勝。臨海諸縣者不佳。用之當布裹去毛,令如連珠。俗方多療下痢及渴,道方服食長生。〔謹案〕蜀道者粗大節平,味極濃苦,療渴爲最。江東者節如連珠,療痢大善。今灃州者更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