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脈治》

明 秦景明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咳嗽總論

秦子曰∶《內經》雲,五臟六腑,皆令人嗽,非獨肺也。其詞似撇開肺經,然其義實言肺經獨多,而他經亦有耳。河間以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音不清;嗽謂無聲而有痰,脾溼動而爲痰,此指有痰之嗽主脾溼,無痰之咳主肺傷,合《內經》不獨在肺之句,而發脾臟之令人嗽也。楨細玩之,肺受外感六氣所傷,內受溼熱燥火煎熬,則肺經痰嗽亦多,急宜清肺,不可一見痰嗽竟治脾溼,有傷肺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