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米
菰米
(《纲目》)
【释名】茭米(《文选》)、雕蓬(《尔雅》)、雕(《说文》。《唐韵》作KT胡)、雕胡时珍曰︰菰本作,茭草也。其中生菌如瓜形,可食,故谓之。其米须霜雕时采之,故谓之凋。或讹为雕胡。枚乘《七发》谓之安胡。《尔雅》︰啮,雕蓬;荐,黍蓬。孙炎注云︰雕蓬即茭米。古人以为五饭之一者。郑樵《通志》云︰雕蓬即米茭,可作饭食,故谓之啮。其黍蓬即茭之不结实者,惟堪作荐,故谓之荐。杨慎《卮言》云︰蓬有水、陆二种︰雕蓬乃水蓬,雕是也。黍蓬乃旱蓬,青科是也。青科结实如黍,羌人食之,今松州有焉。珍按︰郑、杨二说不同,然皆有理,盖蓬类非一种故也。
【集解】弘景曰︰菰米一名雕胡,可作饼食。
藏器曰︰雕胡,是菰蒋草米,古人所贵。故《内则》云︰鱼宜。皆水物也。曹子建《七启》云︰芳菰精稗。谓二草之实,可以为饭也。
颂曰︰菰生水中,叶如蒲苇。其苗有茎梗者,谓之菰蒋草。至秋结实,乃雕胡米也。古人以为美馔。今饥岁,人犹采以当粮。葛洪《西京杂记》云︰汉太液池边,皆是雕胡、紫箨、绿节、蒲丛之类。盖菰之有米者,长安人谓之雕胡;菰之有首者,谓之绿节;葭芦之未解叶者,谓之紫箨也。
宗奭曰︰菰蒋,花如苇。结青子,细若青麻黄,长几寸。野人收之,合粟为粥食之,甚济饥也。
时珍曰︰雕胡,九月抽茎,开花如苇。结实长寸许,霜后采之,大如茅针,皮黑褐色。其米甚白而滑腻,作饭香脆。杜甫诗“波漂菰米沉云黑”者,即此。《周礼》供御乃六谷、九谷之数,《管子书》谓之雁膳,故收米入此。其茭笋、菰根,别见菜部。
【气味】甘,冷,无毒。
菰米
菰米
《本草纲目》谷部
- 胡麻
 - 白油麻
 - 胡麻油
 - 亚麻
 - 大麻
 - 麻勃
 - 麻
 - 麻仁
 - 麻油
 - 麻叶
 - 黄麻
 - 麻根
 - 沤麻汁
 - 小麦
 - 麦麸
 - 面
 - 麦粉
 - 面筋
 - 麦苗
 - 大麦
 - 麦
 - 雀麦
 - 荞麦
 - 苦荞麦
 - 稻
 - 稻穰
 - 粳
 - 粳米
 - 淅二泔(米沈)
 - 炒米汤
 - 禾秆
 - 占稻(早稻)
 - 稷
 - 黍
 - 丹黍米
 - 蜀黍
 - 玉蜀黍
 - 粱
 - 黄粱米
 - 白粱米
 - 青粱米
 - 粟
 - 粟米
 - 粟泔汁
 - 粟糖
 - 粟奴
 - 秫
 - 龙爪粟,鸭爪稗
 - 稗
 - 野狼尾草
 - 东蓬葵
 - 菰米
 - 蓬草子
 - 皇草
 - 自然谷
 - 薏苡
 - 薏苡仁
 - 薏苡根
 - 薏苡叶
 - 罂子粟
 - 阿芙蓉
 - 大豆
 - 黑大豆(黑豆)
 - 大豆皮
 - 豆叶
 - 豆花
 - 大豆黄卷
 - 黄大豆
 - 赤小豆
 - 腐婢
 - 绿豆
 - 绿豆粉
 - 豆皮
 - 白豆
 - 豆
 - 豌豆
 - 蚕豆
 - 豇豆
 - 蛾眉豆(沿篱豆)
 - 白扁豆
 - 白扁豆花
 - 刀豆
 - 黎豆
 - 大豆豉
 - 淡豉
 - 蒲州豉
 - 豆黄
 - 豆腐
 - 陈廪米
 - 饭
 - 青精干石饭
 - 粥
 - 糗
 - 糕
 - 粽
 - 寒具(环饼,捻头)
 - 蒸饼
 - 女曲(黄子)
 - 黄蒸(麦黄)
 - 曲(酒母,酒曲)
 - 小麦曲
 - 大麦曲
 - 面曲,米曲
 - 神曲
 - 红曲
 - 米
 - 饴糖
 - 酱
 - 榆仁酱
 - 芜荑酱
 - 醋
 - 米醋
 - 酒
 - 米酒
 - 糟笋节中酒
 - 东阳酒
 - 姜酒
 - 葱豉酒
 - 戊戌酒
 - 烧酒
 - 葡萄酒
 - 酿酒
 - 糟
 - 酒糟
 - 大麦醋糟
 - 干饧糟
 - 米秕
 - 舂杵头细糠
 - 谷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