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黄卷
大豆黄卷
(《本经》中品)
【释名】豆。
弘景曰︰黑大豆为牙,生五寸长,便干之,名为黄卷,用之熬过,服食所须。
时珍曰︰一法︰壬癸日以井华水浸大豆,候生芽,取皮,阴干用。
【气味】甘,平,无毒。
普曰︰得前胡、杏子、牡蛎、乌喙、天雄、鼠屎,共蜜和良。恶海藻、龙胆。
【主治】湿痹,筋挛膝痛(《本经》)。五脏不足,胃气结积,益气止痛,去黑,润肌肤皮毛(《别录》)。破妇人恶血(孟诜。颂曰︰古方蓐妇药中多用之)。宜肾(思邈)。除胃中
【附方】新四。
大豆散︰治周痹在血脉之中,随脉上下,本痹不痛,今能上下周身,故名。治周痹注,五脏留滞,胃中结聚,益气出毒,润皮毛,补肾气。用大豆一斤(炒香),为末。每服半钱,温酒调下,空心,加至一钱,日三服。(《宣明方》)。
诸风湿痹,筋挛膝痛,胃中积热口疮烦闷,大便秘涩︰黄卷散︰用大豆黄卷(炒熟捣末)
一水病肿满喘急,大小便涩︰大豆黄卷(醋炒)、大黄(炒)等分。为细末。葱、橘皮汤服二小儿撮口︰初生豆芽研烂,绞汁和乳,灌少许,良。(《普济方》)
大豆黄卷
- 大豆黄卷【本草纲目】图文版
 - 大豆黄卷【中草药图片】
 - 大豆黄卷【中药大全】
 - 大豆黄卷《本草乘雅半偈》
 - 大豆黄卷《本草乘雅半偈》
 - 大豆黄卷《本草崇原》
 - 大豆黄卷《本草崇原》
 - 大豆黄卷《本草从新》
 - 大豆黄卷《本草分经》
 - 大豆黄卷《得配本草》
 - 大豆黄卷《名医别录》
 - 大豆黄卷《千金翼方》
 - 大豆黄卷《神农本草经》
 - 大豆黄卷《吴普本草》
 - 大豆黄卷《新修本草》
 - 大豆黄卷《药性切用》
 - 大豆黄卷《医学入门》
 - 大豆黄卷《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大豆黄卷《证类本草》
 - 大豆黄卷《证类本草》
 - 大豆黄卷辩《吴医汇讲》
 - 大豆黄卷辩《吴医汇讲》
 
《本草纲目》谷部
- 胡麻
 - 白油麻
 - 胡麻油
 - 亚麻
 - 大麻
 - 麻勃
 - 麻
 - 麻仁
 - 麻油
 - 麻叶
 - 黄麻
 - 麻根
 - 沤麻汁
 - 小麦
 - 麦麸
 - 面
 - 麦粉
 - 面筋
 - 麦苗
 - 大麦
 - 麦
 - 雀麦
 - 荞麦
 - 苦荞麦
 - 稻
 - 稻穰
 - 粳
 - 粳米
 - 淅二泔(米沈)
 - 炒米汤
 - 禾秆
 - 占稻(早稻)
 - 稷
 - 黍
 - 丹黍米
 - 蜀黍
 - 玉蜀黍
 - 粱
 - 黄粱米
 - 白粱米
 - 青粱米
 - 粟
 - 粟米
 - 粟泔汁
 - 粟糖
 - 粟奴
 - 秫
 - 龙爪粟,鸭爪稗
 - 稗
 - 野狼尾草
 - 东蓬葵
 - 菰米
 - 蓬草子
 - 皇草
 - 自然谷
 - 薏苡
 - 薏苡仁
 - 薏苡根
 - 薏苡叶
 - 罂子粟
 - 阿芙蓉
 - 大豆
 - 黑大豆(黑豆)
 - 大豆皮
 - 豆叶
 - 豆花
 - 大豆黄卷
 - 黄大豆
 - 赤小豆
 - 腐婢
 - 绿豆
 - 绿豆粉
 - 豆皮
 - 白豆
 - 豆
 - 豌豆
 - 蚕豆
 - 豇豆
 - 蛾眉豆(沿篱豆)
 - 白扁豆
 - 白扁豆花
 - 刀豆
 - 黎豆
 - 大豆豉
 - 淡豉
 - 蒲州豉
 - 豆黄
 - 豆腐
 - 陈廪米
 - 饭
 - 青精干石饭
 - 粥
 - 糗
 - 糕
 - 粽
 - 寒具(环饼,捻头)
 - 蒸饼
 - 女曲(黄子)
 - 黄蒸(麦黄)
 - 曲(酒母,酒曲)
 - 小麦曲
 - 大麦曲
 - 面曲,米曲
 - 神曲
 - 红曲
 - 米
 - 饴糖
 - 酱
 - 榆仁酱
 - 芜荑酱
 - 醋
 - 米醋
 - 酒
 - 米酒
 - 糟笋节中酒
 - 东阳酒
 - 姜酒
 - 葱豉酒
 - 戊戌酒
 - 烧酒
 - 葡萄酒
 - 酿酒
 - 糟
 - 酒糟
 - 大麦醋糟
 - 干饧糟
 - 米秕
 - 舂杵头细糠
 - 谷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