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摘粹》

清 慶恕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癇證

癇證者,卒倒無知,口角流涎,或噤口遺尿,或手足牽引,或作五畜聲,少頃即愈,作止有間斷。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爲癇疾也。以溫膽湯主之。如五癇宜攻痰者,以丹礬丸主之。

溫膽湯

半夏(三錢)陳皮(三錢)茯苓(三錢)甘草(二錢)枳實(二錢)竹茹(二錢)水煎大半杯,溫服

丹礬丸

黃丹(一兩)白礬(二兩)二味入銀罐中,通紅爲末,入臘菜(即芥子)一兩,不落水豬心血爲丸,硃砂爲衣,每服三十丸,茶清下。久服其涎自便出,半月後,更以安神藥調之。(按豬心血不粘宜加煉蜜少許合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