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翼》

清 尤怡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寒瀉

(一名溏)溏者,水糞並趨大腸也。夫脾主爲胃行其津液者也,脾氣衰弱,不能分佈,則津液糟粕並趨一竅而下。《金匱》所謂脾氣衰則溏也。又寒氣在下,亦令人水糞雜下,而色多青黑,所謂大腸有寒則溏也。羅謙甫雲∶溏者,大便如水,其中有少結糞是也。

補本丸

蒼朮川椒(去目,炒,名一兩)末之,醋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溫水下。一法∶惡痢久不效者彌佳,小兒丸如米大。

桂枝湯

太陽經傷動傳太陰下利爲溏。大腸不能禁固,卒然而又下,中有硬物,欲起而下,欲了而又不了。小便多清,此寒也,宜溫之。春夏桂枝湯,秋冬白朮散川桂白芍藥白朮(各半兩)炙草(二錢)每服半兩,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白朮散

白朮白芍藥(各三錢)乾薑(炮,半兩)炙草(二錢)上爲細末,如前服之。甚則除去乾薑,加附子三錢,謂辛能發散也。

附子溫中湯

寒瀉腹痛,或水谷不化。附子(泡)乾薑(炮,各一錢半)人蔘白朮白茯苓白芍炙草(各一錢)厚朴豆蔻陳皮上作一帖,水煎空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