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翼》

清 尤怡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風水

水爲風激而上行也。其脈浮而洪,其症骨節疼痛惡風,面目四肢皆腫,是宜驅散風氣爲主,風去則水自下也。

麻黃附子湯

麻黃(三兩)甘草(一兩)附子(一枚)水七升,先煎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分,日三。(此治風水挾寒之劑。)

越婢湯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三兩)大棗(十五枚)甘草(二兩)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此治風水挾熱之劑。)

香薷丸

(《外臺》)幹香薷(五十斤)細銼,內釜中,以水淹之,出香薷上數寸,煮使氣盡,去滓澄清,慢火煎令可丸,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日三,稍加之,以小便利爲度,無所忌。

薷術丸

幹香薷(一斤)白朮(七兩)先將白朮爲末,後濃煎香薷汁和丸,如桐子大,飲服十丸,日夜四五服,利小便良。

五加皮散

(《和劑》)五加皮地骨皮生薑皮大腹皮茯苓皮以上三方,並苦辛淡利之法。東垣雲∶風水宜以辛散之,以苦瀉之,以淡滲利之,使上下分消其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