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翼》

清 尤怡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氣膈

氣膈病使人煩懣食不下,時嘔沫。淳于意下氣湯治此疾,一日氣下,二日能食,三日一村夫因食新筍羹,咽納間忽爲一噎,延及一年,百藥不效。王中陽乃以蓽茇麥芽皮去穣、人蔘、苦桔梗柴胡白蔻楠木香、高良薑半夏曲共爲末,每服一錢,水煎熱服。次日病家報雲∶病者昨已痛極,自己津唾亦咽不下,服藥幸納之,胸中沸然作聲,覺有生意,敢求前劑。況數日不食,特遊氣未盡,擬待就木,今得此藥,可謂還魂散也。王遂令其搗碎米煮粥,將熟,即入藥再煎一沸,令啜之,一吸而盡,連服數劑,得回生。因名曰魂散。食之以治七情致病,吐逆不定,面黑目黃,日漸瘦損,傳爲噎證者多驗,但忌油膩、《永類鈐方》治噎膈不食,黃犬幹餓數日,用生粟或米幹飼之,俟其下糞,淘洗米粟令淨,煮粥入薤白一握,泡熟去薤,入沉香末二錢,食之。

救急療氣噎

半夏柴胡(各三兩)生薑(三兩)羚羊角犀角桔梗昆布通草水八升,煮三升,分三服。

療因食即噎塞,如炙臠在膈不下方

射干(六分)升麻(四分)桔梗(四分)木通(一錢)赤苓(八分)百合(八分)紫菀頭(二十一枚)水二大升,煎九合,去渣,分溫三服,食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