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基本信息
《医疗性引产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2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完全性前置胎盘等产科7个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6号)印发。
3 发布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0〕2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根据《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有关要求,我部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完全性前置胎盘、过期妊娠、医疗性引产、阴道产钳助产、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等产科7个临床路径。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医疗工作实际,依照我部印发的临床路径文件,指导各试点医院制订具体实施的临床路径,并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将有关情况报我部医政司。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医疗处 邓一鸣、胡瑞荣、焦雅辉
电 话:010-68792840、68792097
邮 箱:mohyzsylc@163.com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4 临床路径全文
4.1 一、医疗性引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4.1.1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ICD-10:O10-O99
行医疗性引产患者(ICD-9-CM-3:73.0/73.1/73.4)。
4.1.2 (二)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草案)》(中华妇产科科杂志,2008年,第43卷,第1期)。
引产的主要指征:
4.绒毛膜羊膜炎;
6.死胎。
引产的绝对禁忌证:
1.古典式剖宫产术史、穿透子宫内膜的肌瘤剔除术史、子宫破裂史者;
3.明显头盆不称;
5.宫颈浸润癌;
7.未经治疗的HIV;
8.对引产药物过敏者。
引产的相对禁忌证:
1.臀位;
2.羊水过多;
4.1.3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草案)》(中华妇产科科杂志,2008年,第43卷,第1期)。
4.1.4 (四)标准住院日≤4天
4.1.5 (五)进入路径标准
1.行医疗性引产患者(ICD-9-CM-3:73.0/73.1/73.4)。
2.无引产禁忌证。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1.6 (六)入院后当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4)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胎儿脐动脉S/D比值、大便常规、电解质、C反应蛋白等。
4.1.7 (七)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方式选择
1.促宫颈成熟:用于Bishop评分6分以下。
(3)其他方法:如低位水囊、Foleys管、昆布条、海藻棒等。
2.引产:宫颈Bishop评分≥6分患者,行人工破膜术及缩宫素静脉点滴引产术。
4.1.8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引产成功后进入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临床路径,引产失败或引产过程中若出现剖宫产指征(如胎儿窘迫、头位难产等),转入剖宫产临床路径。
2.引产至临产发动时间超过3天者,退出本路径。
4.2 二、医疗性引产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ICD-10:O10-O99)
行医疗性引产(ICD-9-CM-3:73.0/73.1/73.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4天
时间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4天 (引产1-3天)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询问病史、查体、完成初步诊断 □ 完善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胎儿监护 | □ 医师查房根据Bishop评分不同,选择引产方式 □ 观察临产征兆及产程进展 □ 当天未引出,可连续引产3天 □ 若分娩后医师查房(体温、脉搏、血压、乳房、子宫收缩、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及性状、会阴等改变)确定有无感染 □ 完成日常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产前常规护理 □ 二级护理 □ 普食 □ 抗菌药物治疗(必要时)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 □ 宫颈Bishop评分 □ 胎心监护 | 长期医嘱: □ OCT □ 一级护理 □ 普食 □ 胎心监护 □ 观察产程 □ 抗菌药物治疗(必要时) |
主要 护理 工作 | □ 观察产程 □ 心理、生活护理 □ 健康教育 | |
病情 记录 | □无 □有, 原因: 1. 2. | □无 □有, 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