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肉

中医学 中药材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mí ròu

2 《*辞典》:麋肉

2.1 出处

本草经集注

2.2 拼音名

Mí Ròu

2.3 来源

为鹿科动物麋鹿的肉。

2.4 性味

①《食性本草》:"大热。"

②《饮膳正要》:"味甘,温,无毒。"

2.5 功能主治

益气,强筋。治虚劳不足,腰脚软弱。

孟诜:"益气补中,治腰脚。"

②《嘉佑本草》:"补五藏不足气。"

③《医林纂要》:"补肾益精,健骨充髓。略同鹿肉。"

④《随息居饮食谱》:"补虚弱,益气力,强筋骨,调血脉,治产后风虚。"

2.6 注意

陶弘景:"不可合虾及生菜、梅、李果实食之,皆病人。"

②《随息居饮食谱》:"诸外感病忌之。"

2.7 摘录

《*辞典》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