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膳正要
概述:《饮膳正要》为中医营养学著作。元代忽思慧编撰。主要内容:本书内容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养生避忌,妊娠、乳母食忌,饮酒避忌,四时所宜,五味偏走及食物利害、相反,中毒等食养基础理论;二是聚珍异馔、诸般汤煎的宫庭饮食谱153种与食疗方61种,以及所谓神仙服饵方法24则;现存刻本:元刻本已佚。
-
八儿不汤
《饮膳正要》卷一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回回豆子半升(捣碎,去皮),萝卜2个。功能主治补中下气,宽胸膈。主用法用量原书注:八儿不汤系西天(天竺)茶饭名;色数大,即骰子般大小。
-
白羊肾羹
《饮膳正要》卷二:白羊肾羹:处方:白羊肾2具(切作片),肉苁蓉1两(酒浸,切),羊脂4两(切作片),胡椒2钱,陈皮1钱(去白),荜茇2钱,草果2钱。功能主治:虚劳,阳道衰败,腰膝无力。摘录:《饮膳正要》卷二《圣济总录》卷一八九:组成:白羊肾1对(去脂膜,切),肉苁蓉(酒浸,细切)1两。
-
鹁鸽羹
处方:白鹁鸽1只(切作大片)。功能主治:消渴,饮水无度。用法用量:上用土苏一同煮熟,空腹食之。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炒黄面
处方:白面1斤(炒令焦黄)。功能主治:泄痢肠胃不固。用法用量:每服1匙头,空心温水调下。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炒狼汤
处方:狼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3个,胡椒5钱,哈昔泥1钱,荜茇2钱,缩砂2钱,姜黄2钱,咱夫兰1钱。功能主治:暖五脏,温中。主用法用量:上件熬成汤,用葱、酱、盐、醋一同调和服。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橙香饼儿
处方:新橙皮30克(焙,去白)沉香15克白檀15克缩砂15克白豆蔻仁15克荜澄茄9克南硼砂9克(别研)龙脑6克(别研)麝香6克(别研)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甘草膏和剂印饼。功能主治:宽中顺气,清利头目。主脘腹胀痛,食欲不振,头目昏眩。用法用量:每用1饼,徐徐噙化。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春盘面
处方:白面6斤(切细面),羊肉2脚子(煮熟,切条道乞马),羊肚1个,肺1个(煮熟切),鸡子5个(煎作饼,裁旛),生姜4两(切),韭黄半斤,蘑菇4两,合子菜、蓼芽胭脂。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用法用量:方中后三味药用量原缺。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大麦片粉
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良姜2钱。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胃。主用法用量:本方名大麦片粉,但组成中无大麦片粉,疑脱。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大麦汤
《饮膳正要》卷一:大麦汤: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大麦仁2升(滚水淘洗净,微煮熟)。功能主治:温中下气,壮脾胃,止烦渴,破冷气,去腹胀。摘录:《饮膳正要》卷一《医方类聚》卷一二六引《必用全书》:方名:大麦汤组成:寒食残大麦2升,赤饧2合。主治:老人烦渴不止,饮水不定,转渴,舌卷干焦。
-
葛粉索饼
《圣惠》卷九十六:葛粉索饼:别名:葛粉羹处方:葛粉4两,荆芥1握,香豉2合。功能主治:中风。心脾热,言语謇涩,精神昏愦。用法用量:葛粉羹(《饮膳正要》卷二)。摘录:《圣惠》卷九十六《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食医心鉴》:方名:葛粉索饼组成:葛粉4两,荆芥1握。于荆芥汁中食之。
-
枸杞羊肉粥
处方:枸杞叶250克羊肾1只羊肉100克葱白2茎粳米100~再把羊肉洗净切碎枸杞煎汁去渣,同羊肾、羊肉、葱白、粳米一起煮粥。功能主治:滋肾阳,补肾气,壮元阳。适用于肾虚劳损、阳气衰败所致阳痿、腰脊疼痛、腿脚痿弱、头晕耳鸣、听力减退、尿频或遗尿等。2次,温热服。摘录:《饮膳正要》
-
枸杞羊肾粥
《圣济总录》卷一八九:枸杞羊肾粥:处方:枸杞叶1斤,羊肾1对(细切),米3合,葱白14茎。功效:益肾阴,补肾气,壮元阳。主治:肾虚劳损,阳气衰败,腰脊疼痛,腿脚痿弱,头晕脑鸣,听力减退或耳聋,阳萎,尿频或遗尿。用药禁忌:以冬季食用为好,对阳盛发热,或性功能亢进者,不可选用。再把羊肉洗净,切碎。
-
官桂渴忒饼儿
处方:官桂2钱(为末),渴忒1两2钱,新罗参1两2钱(去芦,为末),白纳八3两(研)。制法:上药将渴忒用玫瑰水化成膏,和药末为剂,用诃子油印作饼子。功能主治:生津,止寒嗽。主用法用量:每用1饼,徐徐噙化。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桂沉浆
处方:紫苏叶1两(锉),沉香3钱(锉),乌梅1两(取肉),砂糖6两。功能主治:去湿逐饮,生津止渴,顺气。主用法用量:用水5-6碗,熬至3碗,滤去滓,入桂浆1升,合和作浆。饮之。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河豚羹
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用法用量:上同熬成汤,滤净,用羊肉切细乞马,陈皮5钱(去白),葱2两,细切,料物2钱,盐、酱拌馅儿,皮用白面3斤,作河(犭屯),小油煠熟,下汤内,入盐调和,或清汁亦可。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河西米汤粥
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河西米2升。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用法用量:羊肉熬成汤,滤净,下河西米,淘洗净,次下细乞马、米、葱、盐,同熬成粥。或不用乞马亦可。摘录:《饮膳正要》
-
黑牛髓煎
处方:黑牛髓半斤,生地黄汁半斤,白沙蜜半斤(炼去蜡)。制法:上和匀,煎成膏。功能主治:肾虚弱,骨伤败,瘦弱无力。用法用量:空心酒服。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狐肉羹
处方:狐肉不以多少及五脏。功能主治:惊风,癫痫,神情恍惚,言语错谬,歌笑无度。五脏积冷,蛊毒,寒热诸病。用法用量:《万方类纂》本方用法:入豉汁煮熟,入五味作羹,或作粥食;羊骨汁、鲫鱼代豉汁亦妙。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狐肉汤
处方:狐肉5斤(汤洗净),草果5个,缩砂2钱,葱1握,陈皮1钱(去白),良姜2钱,哈昔泥1钱(即阿魏)。功能主治:虚弱,五脏邪气。用法用量:上件水1斗煮熟,去草果等,次下胡椒2钱、姜黄1钱,醋、五味调和匀。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瓠子汤
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功能主治:利水道。用法用量:上件同熬成汤,滤净,用瓠子6个,去瓤皮,切掠,熟羊肉切片,生姜汁半合,白面2两,作面丝同炒,葱、盐、醋调和。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黄雌鸡
处方:黄雌鸡1只(捋净)草果6克赤小豆27克功能主治:治水肿,水癖。用法用量:上药同煮熟,空腹时食之。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黄雌鸡方
《普济方》卷一九一:黄雌鸡方:处方:雌鸡1只,赤小豆1升。功能主治:补肾,扶阳气。主腹肿水癖,水肿,冷气。注意:无患骨热者,不可食也。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一《饮膳正要》卷二:方名:黄雌鸡方组成:黄雌鸡1只(挦净),草果2钱,赤小豆1升。主治:腹中水癖,水肿。用法用量:上件同煮熟。
-
黄汤
《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黄汤:处方:绵黄、陈皮(去白),各半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年高老人大便秘涩。此药不冷不燥,其效如神。用法用量:每服三钱,用大麻仁一合,烂研,以水投取浆一盏,滤去滓,于银、石器内煎,候有乳起,即入白蜜一大匙,再煎令沸,调药末,空心,食前服。功效:补中益气。
-
荤素羹
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回回豆子半斤(捣碎,去皮)。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用法用量:上药同熬成汤,滤净,豆粉3斤,作片粉,精羊肉切条道乞马,山药1斤,糟姜2块,瓜齑1块,乳饼1个,胡萝卜10个,蘑菇半斤,生姜4两,各切,鸡子10个,打煎饼,切,用麻泥1斤,杏泥半斤,同炒,葱、盐、醋调和。
-
鸡头粉羹
处方:鸡头(磨成粉)、羊脊骨1付(带肉熬取汁)。功能主治:除暴疾,益精气,强心志,耳目聪明。主湿痹腰膝痛。用法用量:上用生姜汁1合,入五味调和,空心食之。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鲫鱼羹
《圣济总录》卷一九○:鲫鱼羹:处方:鲫鱼500克蛴螬5枚功能主治:治产后无乳。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饮膳正要》卷二:鲫鱼羹:处方:大鲫鱼2斤,大蒜2块,胡椒2钱,小椒2钱,陈皮2钱,缩砂2钱,荜茇2钱。功能主治:脾胃虚弱,泄痢久不愈者。用法用量:上件酱、盐、料物、蒜入鱼肚内,煎熟作羹,五味调和令匀。
-
椒面粥
《圣济总录》卷一八九:椒面粥:别名:椒面羹(《饮膳正要》卷二)。处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7.5克(炒出汗,水浸一宿,焙干,末之)白面90克功能主治:治久患冷气,心腹积痛,呕吐不能下食。功效:暖胃散寒,温中止痛。主治:脾胃虚寒,腹痛,泄泻,呕吐。泄痢无常,不下食。老人噎食,胸胁逆满。
-
经带面
处方:羊肉1脚子(炒焦肉乞马),蘑菇半斤(洗净,切)。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用法用量:上用清汁下胡椒两,盐醋调服。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橘皮醒酲汤
处方:香橙皮1斤(去白),陈橘皮1斤(去白),檀香4两,葛花半斤,绿豆花半斤,人参2两(去芦),白豆蔻仁2两,盐6两(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酒醉不解,呕噫吞酸。用法用量:每日空心白汤点服。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渴忒饼儿
处方:渴忒1两2钱,新罗参1两,菖蒲1钱(各为细末),白纳八3两(系沙糖)。制法:将渴忒用葡萄酒化成膏,和上药末和匀为剂,用诃子油印作饼。功能主治:生津止渴。主渴,嗽。徐徐噙化。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葵菜羹
《寿亲养老新书》卷一:葵菜羹:处方:葵菜120克(切)青粱米150克(研)葱白1握功能主治:治老人淋病,小便秘涩,烦热燥痛,四肢寒栗。极治小便不通。用法用量:上煮作羹,下五味椒姜,空心食之。摘录:《养老奉亲》《饮膳正要》卷二:方名:葵菜羹组成:葵菜叶不以多少(洗,择净)。主治:小便癃闭不通。
-
良姜粥
处方:高良姜15克(为末)粳米90克功能主治:治心腹冷痛。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5升,煎高良姜至1升,去滓,下米煮粥食之。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鹿角酒
处方:鹿角1枚(长5寸),酒2升。功能主治:腰痛暂转不得。用法用量:上烧鹿角令赤,纳酒中浸1宿,饮之。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七引《梅师方》,名见《饮膳正要》卷二
-
鹿肾粥
《圣惠》卷九十七:鹿肾粥:处方:鹿肾1对(去脂膜,切),粳米2合。功能主治:肾气损虚,耳聋。用法用量:鹿肾羹(《饮膳正要》卷二)、鹿肾糜(《医统》卷六十二)。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
鹿蹄汤
处方:鹿蹄4只,陈皮2钱,草果2钱。制法:上药煮令熟烂,取肉,入五味。功能主治:诸风虚,腰脚疼痛,不能践地。用法用量:空腹食之。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鹿头汤
主脚膝疼痛。摘录:《饮膳正要》卷一《医疗保健汤茶谱》方之鹿头汤:鹿头汤以鹿头1个,鹿蹄4个,荜茇5克,生姜、八角、小茴香等为原料,具有壮阳益精的功效,适用于阴虚体弱,肾精亏虚的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等症。原料:鹿头1个,鹿蹄4个,荜茇5克,生姜、八角、小茴香、胡椒粉、精盐、味精各适量。
-
萝卜粥
《饮膳正要》卷二:萝卜粥:处方:大萝卜5个(煮熟,绞取汁)功能主治:治消渴。舌焦,口干,小便数。用法用量:上药用粳米30克,同水并汁,煮粥食之。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马齿粥
别名:马齿菜粥处方:马齿菜2大握(切),粳米3合(折细)。制法:以水和马齿菜煮粥,不着盐、醋。功能主治:痢疾腹痛。脚气,头面水肿,心腹胀满,小便淋涩。用法用量:马齿菜粥(《饮膳正要》卷一)。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九引《食疗本草》,名见《圣惠》卷九十六
-
马乞
处方:白面6斤(作乞马),羊肉2脚子(熟,切乞马)。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用法用量:系手搓面,或糯米粉,鸡头粉亦可。上药用好肉汤,炒葱、醋、盐一同调和。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马思答吉汤
处方:羊肉1脚子(草果5个,官桂2钱,回回豆子半升(捣碎,去皮])。功能主治:补益、温中、顺气。主用法用量:上药一同熬成汤,滤净,下熟回回豆子2合,香粳米1升,马思答吉1钱,盐少许,调和匀,下事件肉、芫荽汁。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玫瑰花烤羊心
处方:鲜玫瑰花羊心各50克食盐适量制法:1.将鲜玫瑰花50克(或干品15克)放入小铝锅中,加食盐、水煎煮10分钟,待冷备用。2.将羊心洗净,切成块状,穿在烤签上边烤边蘸玫瑰盐水,反复在在明火上灸烤,烤熟即成。功能主治:补心安神。适用于心血亏虚所致惊悸失眠以及郁闷不乐等症。摘录:《饮膳正要》
-
梅子丸
处方:乌梅45克(取肉)白梅45克(取肉)干木瓜45克紫苏叶45克甘草30克(炙)檀香6克麝香3克(研)制法:上为细末,入麝香和匀,砂糖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生津液,解酒毒。治口渴及饮酒过量。用法用量:每服1丸,噙化。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颇儿必汤
处方:颇儿必(即羊辟膝骨,水洗净)30~40个功能主治:利血脉,益经气。治男女虚劳,寒中,羸瘦,阴气不足。用法用量:用水4升,熬取1升,澄滤净,去油、滓,再凝定。服如饮食,任意多少。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青鸭羹
处方:青头鸭1只草果1个赤小豆250克制法:将青头鸭宰杀制净,将赤小豆淘洗干净,连同草果装入鸭腹内,再将鸭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用火炖煮,待鸭炖熟后即成。功能主治:腱脾,开胃,利尿。适用于脾虚性水肿。家腹食鸭肉,喝汤。摘录:《饮膳正要》《饮膳正要》卷二:方名:青鸭羹组成:青头鸭1只(退净),草果5个。
-
酸枣仁粥
处方:酸枣仁末15克粳米100克制法:先以粳米煮粥,临熟,下酸枣仁末再煮。适用于心悸、失眠、多梦、心烦。摘录:《饮膳正要》《圣惠》卷九十六:方名:酸枣仁粥组成:酸枣仁半两(炒令黄,研末,以酒3合浸汁),粳米3合。或心脏烦热,躁渴不得睡卧。主治:骨蒸,心烦不得眠卧。《赤水玄珠》引作 酸枣地黄汤。
-
乌鸡汤
主治:金疮,腹内有瘀血。《圣济总录》卷一六四:方名:乌鸡汤组成:乌雌鸡1只(除翅羽肠足,以水5升,煎取汁3升),当归(切,炒)1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桂(去粗皮)1两,芎1两,芍药(锉)1两,黄耆1两,麦门冬(去心,炒)1两。主治:妇人脾胃虚弱,冲任损伤,血气不足,经候不调,以致无子者。
-
吴茱萸粥
《饮膳正要》卷二:吴茱萸粥:处方:吴茱萸15克(水洗去涎,焙干,炒)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散寒降逆。治心腹冷气攻冲,胁肋疼痛。摘录:《饮膳正要》卷二《圣惠》卷九十六:组成: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为末),粳米1合。用法用量:上以葱、豉煮粥,候熟,下茱萸末2钱,搅令匀,空腹食之。
-
仙术汤
处方:苍术(去皮)四十八斤,枣(去核)二斗四升,干姜(炮)二十四两,杏仁(去皮.摘录:《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饮膳正要》卷二:组成:苍术1斤(米泔浸3日,竹刀子切片,焙干,为末),茴香2两(炒,为末),甘草2两(炒,为末),白面(炒)1斤,干枣2升(焙干,为末),盐(炒)4两。制备方法:上为末,一同和匀。
-
羊骨粥
处方:羊骨1000克左右粳米100克细盐生姜葱白各适量制法:先将羊骨打碎,加水煎汤,然后取汤代水同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细盐、生姜、葱白,稍煮二三沸即可。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注意:感冒发热期间宜停服。摘录:《千金翼方》《圣济总录》卷一八九:组成:羊骨两具(捶碎)。主治:虚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