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陳修園
痛分四面定醫方,下主於陰上屬陽,介在陰陽中部位,樞行在側轉斯康。痰飲證乃水氣上泛,得陽煎熬,則稠而爲痰,得陰凝聚,則稀而爲飲。此證以脾腎爲主,以水歸於腎而受制於脾也。痰宜二陳湯,隨寒熱虛實加減,怪病老痰,宜滾痰丸。飲宜桂苓甘術湯,真武湯。二證愈後,以桂附八味丸收功。經義《六元正紀大論》曰∶“少陰司天,四之氣,民病飲發。”又曰∶“太陰所至,爲積飲,痞膈。”又曰∶“土鬱之發爲飲,發注下。”《至真要大論》曰∶“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按∶《內經》言飲而不言痰,有之自仲景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