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宋 王懷隱;陳昭遇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治小兒身有赤處諸方

夫小兒因汗爲風邪熱毒所傷。與血氣相搏。熱氣蒸發於外。其肉色赤而壯熱也。

治小兒身上有赤。引於頰上。或口旁眼下。赤如胭脂。面上皮即皴剝。漸漸引多

。此是心熱丹蔘(一分)黃芩(一分)麻黃(半兩去根節)枳殼(一分麩炒微黃去瓤)菖根(一分銼)上件藥。搗粗羅爲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竹葉十片。竹茹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放溫。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治小兒身上有赤。煩熱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半兩去心蘆根(半兩銼)菖根(半兩銼)犀角屑(半兩)漏蘆(半兩)甘草(半上件藥。搗粗羅爲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竹葉十片。煎至五分。去滓放溫。不計時

治小兒身上有赤。或瘀腫。或如火丹。煩渴。渾身赤引壯熱鉛霜散方。

鉛霜(半兩)綠豆粉(半兩)上件藥。細研爲散。以蕓薹菜汁。調塗之。

又方。

伏龍肝(一兩)亂髮(二兩燒灰)上件藥。細研爲散。以水調塗赤處。效。

又方。

桃仁湯。浸去皮。研令爛。以面脂和塗。

又方。

上黃蒿穗。以水濃煎湯。入鹽少許。溫溫洗之。

又方。

白礬。細研。以生油調塗之。

又方。

芭蕉根。搗絞汁塗之。

又方。

上水中苔。搗末。以水調塗之。

又方。

上川芒硝。以水研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