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宋 王懷隱;陳昭遇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治小兒疽諸方

夫小兒五臟不調。則生疽。亦是寒客皮膚。折於血氣。血氣痞澀不行。結聚所成。大體與癰重

治小兒熱毒生疽。腫硬疼痛。及赤白諸丹毒瘡癤。並宜服漏蘆散方。

漏蘆(半兩)麻黃(半兩去根節)連翹(半兩)川芒硝(半兩)川升麻(三分)枳實(三分赤芍藥〔二上件藥。搗粗羅爲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不計時候。分

治小兒熱毒疽腫。及赤白諸丹毒腫。或生瘰瘡癤。身中風胗瘙癢。木香散方。

木香(一分)薰陸香(一分)沉香(一分)雞骨香(一分)黃芩(一分)麻黃(一分去根節)兩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粗羅爲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三兩沸

治小兒疽腫。及瘡癤。身體壯熱口乾心躁。黃散方。

黃(半兩銼)連翹(半兩)川升麻(半兩)玄蔘(一分)丹蔘(一分)露蜂房(一分微炙)上件藥。搗粗羅爲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量兒大小。分減服

治小兒疽毒腫硬。壯熱。大渴。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葛根(半兩銼)麥門冬(一兩去心焙)川升麻(半兩)木香(半兩)黃(上件藥。搗粗羅爲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量兒大小。分減服

治小兒疽毒腫堅硬。疼痛。攻衝四畔赤。宜用抽熱毒。消腫氣消水膏方。

羊桃根(一兩銼)川大黃(一兩銼生用)黃芩(半兩)赤小豆(半合)黃柏(半兩銼)綠豆上件藥。搗粗羅爲散。用蕓薹菜。搗取自然汁。以蜜少許相和。調藥令稀稠得所。看白畔腫赤處大小。剪生絹。上勻攤。可濃一錢。貼之。幹即換之。

治小兒疽腫穴後。及惡瘡腫。膿水雖收。肌肉不生。宜敷密陀僧散方。

密陀僧(一兩)黃連(三分去須)檳榔(三分)上件藥。搗細羅爲散。用糝瘡上。日三服之。

治小兒疽瘡久不瘥。宜貼松脂餅子方。

松脂(一兩)薰陸香(一兩)上件藥。合搗。納少許鹽爲餅子。貼於瘡上。汁出盡。即瘥。

治小兒疽已潰。黃連散方。

黃連(半兩去須)黃柏(半兩銼)地榆(半兩銼)白芷(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爲散。每用雞子白調塗。於故細布上貼之。

又方。

白芷(半兩)黃連(半兩去須)地榆(半兩銼)白蘞(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爲散。每用雞子白調塗。於故細布上。貼瘡。日三四度換之。

治小兒疽腫結硬。已成膿。未成膿。貼方。

鹿角屑〔二分(兩)燒炙〕白蘞(一兩)粗理黃石(三兩燒赤以醋淬九遍)上件藥。搗細羅爲散。以醋調稀稠得所。濃塗之。幹即更塗。五七度即效。

又方。

上用蛇蛻皮貼之。經宿自消。

又方。

上以商陸爛搗敷之。

又方。

芫花搗羅爲末。水和如膏塗之。

又方。

蠐螬研塗之。鰻鯉魚膽汁及血。各用塗之。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