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宋 王懷隱;陳昭遇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腎黃證候

腎黃者,面色青黃,腰背疼痛耳中颼颼,百般聲響,腳膝無力,多唾嘔逆,不能下食,悲而不樂。若兩腳浮腫齒黑大豆者,難治。烙腎俞二穴、膀胱俞二穴、章門二穴、魂舍二穴、百會穴、三裏二穴及兩足心

腎黃附子散方。

附子(一分炮裂,去皮臍)乾薑(一分炮裂,銼)生乾地黃(二兩)上件藥,搗篩爲散,分爲三服。每服,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萵苣子一合細研)上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蔓荊子一合)上研,令極爛,入熱湯一小盞,攪,去滓。不計時候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