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宋 王懷隱;陳昭遇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治傷寒發斑瘡諸方

傷寒病證在表。或未發汗。或經發汗未解。或吐下後而熱不除者。此由毒氣盛故也。毒

傷寒。斑出癮疹錦紋。而咳嗽。心神煩悶。嘔吐不止。宜服漏蘆散方。

漏蘆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前胡去蘆頭)麻黃(去根節)黃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篩爲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傷寒臟腑壅毒。不得宣疏。肌膚髮斑。宜服此方。

黃芩大青升麻石膏(以上各一兩)梔子仁(半兩)川樸硝(二兩)上件藥。搗篩爲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半。入豆豉五十粒。蔥白二莖。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稍利爲度。

又方。

犀角屑(一兩)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梔子仁(半兩)藍葉(一兩)川升麻(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羅爲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傷寒十日內。未得汗。表裏有熱。發斑。狂言欲走。眼目俱黃。心中煩悶。大

便不利黃芩大青升麻大黃(銼碎微炒)茵陳川樸硝(以上各一兩)梔子仁(半兩)黃連(半兩去須)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爲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爲度。

傷寒。身面發斑。宜服大青散方。

大青(一兩半)川升麻(二兩)甘草(二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爲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豉小半合。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傷寒。斑瘡欲出。脈洪大。心躁熱。但令患人溺於紙上。如金色是也。宜服此方

豬膽汁(一合)釅醋(一合雞子(一枚打破去殼)上件藥相和。煎三兩沸。放溫頓(頻)服。

傷寒熱毒不解。欲變成斑。解毒升麻散方。

升麻梔子大青黃芩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石膏(二兩)上件藥。搗粗羅爲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地黃汁半合。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傷寒赤斑出不止。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麻黃(去根節)梔子黃連(去須)地骨皮甘草(炙微赤銼)馬牙鬱金(以上各一兩)石膏(二兩)上件藥。搗粗羅爲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瘥爲度。

傷寒黑斑出不止。宜服此方。

升麻(一兩)黃芩(一兩半)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犀角屑(一兩半)川芒硝(一兩)梔子仁(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爲散。每服。不計時候。煎甘草湯放冷。調二錢服。以瘥爲度。

傷寒斑瘡已出。心臟尚有餘熱。發歇煩躁。宜服天竺黃散方。

天竺黃升麻子芩茯神犀角赤芍藥人蔘去蘆頭)鉛霜(研)(以上各半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焙乾)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梔子仁(一分)黃連(一分去須)上件藥。搗細羅爲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煎竹葉湯調下二錢。

傷寒斑毒不解。宜服黃連散方。

黃連(一兩去須)犀角屑(半兩)石膏(二兩)梔子仁(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爲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傷寒一二日及十餘日。發黃膽斑出。皆主之方。

大青(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明膠(半兩杵碎炒令黃燥)豉(二兩)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