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病論》

清 雷豐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擬用諸法

加味二陳法

∶治痰多作嗽,口不作渴。白茯苓(三錢)陳廣皮(一錢)制半夏(二錢)生甘草(五分)生米仁(三錢)杏仁(三錢,去皮尖研)加生薑二片、飴糖一匙爲引。苓、陳、夏、草,即二陳湯也。汪庵曰∶半夏辛溫,體滑性燥,行水利痰爲君。痰因氣滯,氣順則痰降,故以陳皮利氣。痰由溼生,溼去則痰消,故以茯苓滲溼爲臣。中不和,則痰涎聚,又以甘草和中補土爲佐也。擬加米仁茯苓以去溼,杏仁陳皮以利氣,生薑半夏以消痰,飴糖甘草以和中,凡有因痰致嗽者,宜施此法。

溫潤辛金法

∶治無痰乾咳喉癢脅疼。紫菀(一錢,蜜水炒)百部(一錢,蒸)松子仁(三錢)款冬花(一錢五分)叭達杏仁(二錢,去皮尖用)陳廣皮(一錢,蜜水炒)加冰糖五錢爲引。肺屬辛金,金性剛燥,所以惡寒冷而喜溫潤也。紫菀溫而且潤,能暢上焦之肺。百部亦溫潤之性,暴咳久咳咸宜。更加松子潤肺燥,杏仁肺氣。款冬與冰糖,本治乾咳單方陳皮蜜制,去其燥性以理肺。肺得溫潤,則咳逆自然漸止。

清金寧絡法

∶治燥氣化火,喉痛咳紅。麥冬(三錢,去心)肥玉竹(二錢)北沙蔘(三錢)元參(一錢五分)細生地(三錢)旱蓮草(三錢)冬桑葉(三錢)加枇杷葉三錢去毛蜜炙爲引。此治燥氣化火刑金劫絡之法。麥冬玉竹,清其燥火。沙蔘元參,潤其肺金。細地、旱蓮,寧其血絡。蓋血藏肝臟,故加冬桑葉以平其肝。肺氣上逆,故加枇杷葉以降其肺。使肺氣得降,肝血得藏,則咳逆吐紅,均可定矣。

金水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