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病論》

清 雷豐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虛瘧

元氣本虛,感邪患瘧,名虛瘧也。其證寒熱交作,自汗倦臥,飲食並減,四肢乏力脈象舉按俱弦,尋之則弱,宜以補氣昇陽法治之。又有久患瘧疾,脾胃累虛,亦名虛瘧也。蓋胃虛惡寒脾虛發熱,寒則灑灑,熱則烘烘,脈象浮之則濡,按之則弱,此宜營衛雙調法,則瘧疾不截而自罷矣。倘有肢涼便瀉者,均加附子乾薑。或吐涎不食者,並加砂仁半夏。治虛瘧之法,盡於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