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思辨錄》

清 周巖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水萍

水萍浮於水面,而味辛氣寒,能發皮膚中溼熱之邪汗,故本經暴熱身癢傷寒論雲∶不得小汗出,身必癢。其身癢爲有風寒之邪,宜以麻桂取微汗。此則溼熱不汗出而癢,故水萍主之。水萍亦汗藥也,而與麻桂有霄壤之殊。丹溪謂發汗勝於麻黃,不加分別。後遂有視水萍爲峻劑而不敢用者矣。本經以下水氣,止消渴,兩許水萍。蓋以其狀外帖水面,內含血絡,水不能濡,則水氣自下本經未嘗言風,而後世以風藥推之。要知其所治爲風熱之風,非風寒之風。如古今錄驗以水萍牛蒡子薄荷風熱癮疹,則藥病相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