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

清 陳復正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入方

加味導赤散

心熱肝熱小便赤澀。淮木通懷生地炙草枯黃芩黑梔仁澤瀉柴胡(以上各一錢)淡竹葉七片燈芯十莖水煎,空心熱服。

益智散

治水有餘,火不足而遺溺益智仁(五錢,鹽水炒)補骨脂(三錢,鹽水炒)白雲苓(五錢,酒炒)共爲細末,每服一錢,鹽湯調下。

五苓散

方見卷二暑證門。

人蔘散

氣虛津液不足,小便不通。官揀參(一錢)大麥冬(二錢)川黃柏(五分)炙甘草(一錢)生薑三片,水煎服。

海金砂

小兒諸淋,皆屬於熱。香附米(酒炒)正川芎(酒炒)赤茯苓(屑炒,以上各五錢)白滑石水飛,一錢)陳枳殼(炒)宣澤瀉(焙)陳石葦(焙)尖檳榔(炒,以上各一錢五分)共爲細末,每服一錢,淡鹽湯調下。

胃苓丸

方見卷二溼證門。

清心蓮子飲

專治白濁。建蓮子(二錢)白雲苓(一錢五分)益智仁(一錢)遠志肉(五分)大麥冬(一錢)官揀參(五分)石菖蒲(五分)車前子(五分)漂白術(六分)宣澤瀉(四分)生甘草(三分)燈芯十莖,水煎,空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