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

清 陳復正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夜啼證治

小兒夜啼有數證∶有髒寒、有心熱、有神不安、有拗哭。此中寒熱不同,切宜詳辨。髒寒者,陰盛於夜,至夜則陰極發躁,寒甚腹痛,以手按其腹則啼止,起手又啼。外證面青手冷,口不吮乳,夜啼不歇。加減當歸散心熱煩啼者,面紅舌赤,或舌苔白澀,無燈則啼稍息,見燈則啼愈甚,宜導赤散麥冬、燈芯,甚則加川連膽草。神不安而啼者,睡中驚悸,抱母大哭,面色紫黑,蓋神虛驚悸。宜安神丸定其心志。及吐瀉後及大病後夜啼,亦由心血不足,治同上。凡夜啼見燈即止者,此爲點燈習慣,乃爲拗哭,實非病也。夜間切勿燃燈,任彼啼哭,二三夜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