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指掌》

清 吳坤安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太陽太陰

凡人之胃陽充旺。則風寒之入。只在陽經盤旋。不致直入三陰。若胃陽一虧。則寒中太陽。而太陰脾經。亦與之同時並受。如發熱惡寒。即兼泄瀉者是也。必舌潤不渴。脈來沉緩。法當溫中散寒。宜羌活紫蘇厚朴、焦曲、廣皮、木香茯苓、炙草之類。外散寒邪。內和脾胃。俾得微汗利止。身涼而愈。如感之輕。則寒熱泄瀉治法亦同。(傷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