鱒魚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zūn yú

2 註解

3 概述

鱒魚(Trout)屬蛙科,原產於美國加利福尼亞的洛基塔山麓的溪流中。其品種很多,常見的有金鱒、虹鱒、湖鱒和三文虹鱒等品種,是西方人喜歡食用的魚類。鱒魚肉質堅實,小刺少,味道鮮美。鱒魚能生活在水溫較低的江河、湖泊中,世界上的溫帶國家均有出產,以丹麥和日本的鱒魚最著名。適合於煮、烤、煎、炸等烹調方法

4 《*辭典》:鱒魚

4.1 出處

《綱目》

4.2 拼音名

Zūn Yú

4.3 別名

鮅(《爾雅》),赤眼魚(《說文》),紅目鱒(《脊椎動物分類學》)。

4.4 來源

爲鯉科動物赤眼鱒的肉。

4.5 形態

體長,略呈圓筒狀,後段稍側扁,腹部圓。體長約30釐米。頭呈圓錐形,吻鈍。口端位,口裂突,呈弧形。脣厚,上頜兩側有2對不明顯的短鬚。下嚥齒3行,頂端鉤狀。眼大。鱗圓形,側線鱗43~48。背鰭Ⅲ7~8,無硬刺,起點與腹鰭相對,臀鰭Ⅲ7~8。體背深黑色,腹部淺黃,體側及背部鱗片基部各有一黑色的斑塊,組成體側的縱列條紋,眼上半部有一塊紅斑。背鰭深灰色,尾鰭後緣呈黑色,其他各鰭灰白。

生活於江河湖泊中,一般棲息於流速較慢的水中。

4.6 生境分佈

除西北、西南外,南北各江河湖泊中均有分佈

4.7 性味

①《七卷食經》:"味酸,熱。"

②《綱目》:"甘,溫,無毒。"

4.8 功能主治

《綱目》:"暖胃和中。"

4.9 注意

①《七卷食經》:"多食發瘡。"

②《綱目》:"多食動風熱,發疥癬。"

4.10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